化蛹為蝶:稀有金屬及稀土業迎來歷史性嬗變 稀土業真是不同往年了,每週都有好消息,雖然今天是愚人節,但國土資源部近日發出《關於下達2011年鎢礦銻礦和稀土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的通知》說的清清楚楚,確定2011年全國稀土礦(稀土氧化物REO)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為9.38萬t,其中輕稀土8.04萬t,中重稀土1.34萬t;鎢精礦(三氧化鎢含量65%)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為8.7萬t,銻礦(金屬量)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為10.5萬t。 《通知》明確,2012年6月30日前,原則上繼續暫停受理新的鎢礦、銻礦和稀土礦勘查、開採登記申請。 上周有關稀土的消息是從今年4月1日起,上調稀土礦原礦資源稅稅額標準。調整後的中重稀土稅額為30元/t;輕稀土則提高至60元/t。 綜合以上兩條消息,可以看到政府在改變稀土開採無序的局面,控制總開採規模。 從2005年開始,中國稀土產量連續5年超過10萬t,2008年產量高達12.48萬t。2009年中國稀土氧化物產量為12萬t,占全球產量的97%。2010年稀土礦(稀土氧化物REO)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為8.92萬t。 那如何看待今年稀土開採總量指標同比上升了8.8%? 我的看法是:一、明確地告訴世界各國,中國並沒有搞稀土封鎖,相反還增加了開採量,這在環保壓力大增的情況下是對世界經濟復蘇作出的貢獻,並有助於稀土業上中下游產業鏈的穩定,有利於稀土業的長期穩定發展。二是今年的計劃指標較去年有所增加,但與去年的實際產量相比則有所下降。每年都有開大棄小、開富棄貧、偷采盜采現象的發生。隨著監管的嚴厲,這一現象可望減少,從源頭上堵住缺口。三是由於稀土業涉及到航空、航天、信息、電子、能源、交通、醫療衛生等13個領域、40多個行業的應用,全世界每六項發明中就有一項要用到稀土,因此稀土業的作用延伸及使用範圍擴大勢必增大稀土的使用數量,客觀上需要增加供給。四是從海關征管的角度來看,每年都有稀土走私的情況發生,且數量可用萬t來計算,隨著海關征管力度的加強,走私活動有望減少,也會反過來制約偷采行為的發生,而這些缺口都需要彌補。五是隨著全民對稀土認識的提高,保護、儲存、收儲行為更加受到人們的重視,一些機構在收儲囤積,有先見的一些客戶或者說是炒作資金已經進入到收儲行為中,加大了稀土的緊缺程度。六是繼續暫停受理新的鎢礦、銻礦和稀土礦勘查開採登記申請直至2012年6月30日,而原定截止日期為今年的6月30日。這說明近期炒作的央企如五礦、中鋁、中色等等還無法染指原礦。冶煉能力的擴大也需要開採數量的增加。但是總體而言,有限的增加數量指標反映出政府對於持續保護和限制的思路。 從稀土的工業儲量來看,稀土在美國、澳大利亞、越南、俄羅斯及原蘇聯加盟共和國地區都有一定的儲量。根據2009年統計,美國稀土儲量占世界13%,而產量為零;俄羅斯儲量占世界19%,產量為零;澳大利亞儲量為540萬t,產量也為零。佔有全球70%稀土儲備的其他國家只開採不足10%的稀土資源。在中國強大的稀土生產能力下,各國不再開採自己的稀土,都購買中國稀土。到90年代中期,世界較大規模的稀土企業均關閉了生產線,法國的Rhodia廠和美國的Morlycorp廠相繼停產。 到了2010年,隨著中國加強對稀土行業的管理,國際稀土生產格局正悄然發生著變化。儘管已經習慣依賴於中國,一些稀土消耗大國還是開始另謀出路,尋找新的稀土來源。美國醞釀著恢復開發過去封存的稀土礦山,兩家澳大利亞公司也在準備開採稀土,韓國則與緬甸達成了開採緬甸稀土資源的協議。日本國會更是在 2010年10月26日通過了3369億日元的追加預算案,專門用於和第三國合作開發稀土資源。 我國雖然是稀土資源大國,卻不是稀土高技術產品的生產大國,稀土許多高技術產品和專利都掌握在國外少數公司手中,他們將這些技術視為高度機密,而我國高技術稀土產品少,長期以來只能依賴低價出口稀土礦物、混合稀土及許多初級產品,然後再高價進口深加工稀土產品。 “稀土之父”徐光憲曾向媒體表達過一個“1∶10∶100”的觀點。他說,假如稀土原礦的價值是1,那麼分離產品的價值是10,而下游應用產品的價值將超過100。“現在‘1∶10’我們已經做到了,而後面的‘10∶100’,目前還沒有做到。” 對此,專家建議我國建立稀土儲備體系,以防將來受制於人。徐光憲舉例說,包頭的白雲鄂博主、東礦稀土利用率不到10%,浪費了10%至15%,保留在尾礦中的仍有75%至80%,同時對釷的利用率為零。而按照目前的開採速度,該礦將在30年內耗盡。(3月14日包鋼股份非公開增發,就是將資金用於收購包鋼集團持有的包鋼集團巴潤礦業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及白雲鄂博鐵礦西礦採礦權,預計評估價值約為20億元)。我國每年對於稀土的需求量大約為5至6萬t,占全國開採總量的一半以上,如果按照目前的開發速度,幾十年後,中國將由‘稀土大國’變成‘稀土緊缺國’,這對於我國高端技術的發展極為不利。由此,徐光憲強烈呼籲國家嚴格控制稀土開採量,建立稀土儲備制度,並撥出一定經費用於在價格低迷時收購稀土作為戰略儲備,藉以收回稀土的國際定價權。 過去我曾經說過,如果你不會選股,那就選有色金屬股。因為有色金屬是地球送給人類的寶貴財富。現在我還是這樣說,如果你選股困難,那就多看看稀土或稀有金屬,總會有你喜歡的品種和價格。 今年“兩會”結束沒多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就深入內蒙古考察,他詳細瞭解了稀土元素在包鋼鋼鐵冶煉中的應用,並就內蒙古自治區境內稀土資源由包鋼專營強調指出,稀土是國家的寶藏,要杜絕私采亂挖,絕對不能流失。包鋼要承擔起國家責任,一定要從源頭上實施有效的保護。 這是領導人的聲音,傳達的是資源為王的理念;這是國家的意志,傳達的是奪回定價權的決心。 從操作的角度來看,長期持有為好。如同在25年前以每股21美元的價格購買了100股微軟股票,並且一直對這家公司的業績保持信心,將股票保留至今,會值多少錢呢? 我們來計算一下,微軟上市當天購買100股需花費2100美元。在這25年中,微軟股票共進行了9次拆分,當時的100股如今已經變成了28800股,總價值大約75萬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