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加強節能減排工作力度 自國務院《關於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下發以來,山東省政府先後出臺了《山東省節能目標責任考核辦法》、《山東省節能獎勵辦法》、《山東省超標準耗能加價管理辦法試行》等一系列節能意見和辦法,加大了考核和激勵約束力度。此外,山東省設立了省級節能節水專項資金,每年可用資金已達2億元,各地市也配套設立了 1000 萬元不等的專項節能資金。
近年來,山東推出了一批重大節能示範項目。例如,濟鋼高爐煤氣發電、萊鋼“三幹”技術、鳳祥變廢為寶的生物城項目、山東泉林紙業集團的垃圾資源化利用等。
山東省省市兩級已拒批不符合准入條件的項目,還加快了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行業落後產能步伐,關停了小鋼廠,關停和淘汰落後煉鐵煉鋼能力。同時,山東省重點實施“節代石油、鍋爐改造、熱電聯產”等十大節能工程,加強替代能源開發,優化能源結構。
山東省的領導幹部在接受考核時,比以往多了一項內容:發展循環經濟的成效。資源生產率、資源利用率、資源回收率、廢棄物最終處理率等循環經濟的基本評價指標,將和GDP、就業等同時成為山東省考核各級領導幹部的重要砝碼。這是《山東省關於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意見》中做出的規定。在這個“意見”中,各級行政“一把手”被明確為發展循環經濟的第一責任人;並要求各級政府一位領導負責循環經濟。
為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山東省在五大領域開展資源節約活動。
一是在資源開採環節上大力提高資源採收效率。將統籌規劃、合理開發煤、油、氣、地熱等能源資源和鐵、鋁、金等戰略性礦產資源;綜合開發和利用共生、伴生礦產資源;開發適合山東礦產資源特點的采、選、冶工藝,提高開採回採率、選礦回收率,實現少開採、多利用。
二是在資源消耗環節方面大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強鋼鐵、有色、電力、煤炭、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能源、原材料、水的消耗管理,提高資源產出效率。汽車、電動機、計算機、家電等產品製造企業,優化產品設計,採用可再生材料和零部件,實現產品的小型化、輕量化、可回收、易再生。
三是在社會生產過程廢棄物產生環節上大力開展資源綜合利用。推進工業“三廢”綜合利用,綜合利用各種建築廢棄物。發展沼氣技術,加強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農地膜的綜合利用。建設汙水處理回用設施,逐步提高汙水處理回用率,實現污水資源化。
四是在社會消費過程廢棄物產生環節上大力開展再生資源回收和循環利用。推進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包裝廢棄物等的回收和循環利用。建立再生資源回收、加工和利用體系及管理體系。
五是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引導工業項目向工業園區集中、農村人口向城鎮和中心村集中、住宅向規模化發展。從嚴控制建設用地規模,推行建設多層標準工業廠房。盤活閒置和低效利用的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