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科視點 >> 數據中心

日本本土原料藥生產受損 中國藥企或存機遇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中科視點       時間:2011-4-8

日本本土原料藥生產受損 中國藥企或存機遇
        2011年4月日本地震對全球產業鏈的影響正逐漸顯現,在醫藥原料藥行業已經初露端倪。

        3月24日,國際藥業巨頭荷蘭帝斯曼(DSM)宣佈,公司在全球範圍內提高維生素產品的價格,所有新業務的維生素B2和B6提價15%,所有新簽訂單的維生素A、維生素E和泛酸鈣提價10%。受此影響,國內的維生素板塊藥企在上週五普漲。鑫富藥業漲逾6%,廣濟藥業和新和成的漲幅也超過5%。

        公司給出的提價理由是,最近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通貨膨脹和匯率變化等因素促使公司決定調整價格。

        3月初,帝斯曼已經有過一次提價。“這次提價估計是受到日本地震影響,維生素類關鍵中間體(間甲酚)斷貨影響。”浙江一位原料藥企業高管對記者說。

        維生素變局?

         “可能是提價週期的開始。日本地震的災後重建,相應化工企業複產需要2-3個月,這期間,部分維生素中間體的供應會非常緊張,企業會有繼續提價的動力。而下游需求剛性,同時需求在穩定增長,預計維生素漲價會延續一段時間。”興業證券王晞指出。

        日本地震導致本州化學和Kuraray公司受損停產,為其提供原料的相關的石油煉化企業也因地震發生火災,且目前電力供應不足,電價上升,業界普遍預期,本州化學無法短期內回復生產。

        本州化學是維E生產企業採購來源之一,其中帝斯曼約有一半的間甲酚從該公司採購,國內也有企業從該企業採購一部分。

        而國內的企業浙江醫藥自己從事中間體生產,另外一部分來自於德國採購;新合成2條生產線,其中一條的維E合成路線根本就不需要間甲酚中間體。浙江醫藥、新合成,兩家公司佔據世界產量的40%,帝斯曼、巴斯夫掌握了另外60%的壟斷份額。

        上海一醫藥研究員預計,此番帝斯曼提價後,國內的企業會跟隨。

        2010年,維生素E市場售價每公斤最低110元,最高接近140元。全年均價在120元附近,以浙江醫藥為例,該項業務給公司貢獻90%以上的利潤,經興業證券醫藥研究員測算,僅考慮維E,產品每公斤提價1元,公司淨利潤增加0.035元。

        多數分析師預測浙江醫藥2010年每股收益在3元左右,但截至3月28日收盤,其股價也就是36元多,靜態市盈率12倍,在A股中長期屬於較低水平。

        也就是說,維E傳統四大寡頭的均衡狀態一定程度上將被打破。有醫藥研究員告訴記者,“帝斯曼因為中間體短缺,有可能大幅減產維E。”

        培南類藥物前景看好

        培南類抗生素,與人們熟知的頭孢類、沙星類、磺胺類等抗生素是同一概念。近年,由於普通抗生素的濫用,而產生抗藥性。培南類抗生素的有效性逐漸凸顯,2010年的數據顯示,國內市場培南類抗生素的增長在50%以上。

        而作為培南類抗生素的原料藥4-AA,由日本最早開發成功,在2007年之前,全球只有日本具有生產4-AA的能力,進口產品價格高居不下,一般在600 美元/公斤左右。2007年後,海翔等中國企業逐漸掌握了核心生產工藝技術,大幅降低了4-AA的成本,逐步搶佔日本公司的市場份額。

        震前,日本仍是國際市場上4-AA最大的出口國,高砂化學、鐘淵化學和曹達化學等3家共計擁有約300噸產能。長江證券認為,強震及核洩漏後,日本4-AA中間體出口或將受到嚴重影響,將嚴重加劇中間體市場緊缺的狀況。

        日本強震之前,4-AA市場已經非常暢銷,貨源緊張。目前國內4-AA主要生產商有十幾家,規模較大的有海翔藥業、華海藥業、海濱藥業、浙江海正藥業等,4-AA現在對外報價1300元/千克左右,且貨源非常緊張。

         “(4-AA)預計提價是大概率事件。”長江證券醫藥分析師喬洋在研究報告中指出。海翔藥業具有約300噸/年的產能,仍然供不應求。非公開增發項目達產後,公司將具有每年400噸的生產能力,進一步鞏固行業龍頭地位。”

        2010年,我國共出口4-AA中間體約103噸,海翔藥業出口份額約在95%左右,占絕對優勢。因此,若4-AA中間體因為日本地震而提價,海翔藥業最為受益。

        目前隨著關鍵培南類產品的美國專利到期,業界判斷培南類市場需求很快會擴到2000噸,而目前全球的產能是800噸,這對於國內尚處於緊追階段的原料藥企業來說,是長期利好。
打印】【關閉
上一篇:
保健食品行業信用體系已初步建成
下一篇:
德國預計2025年經濟零增長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