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科視點 >> 國際視點

日本强震給全球經濟帶來“餘震”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中科視點       時間:2011-3-15

日本强震給全球經濟帶來“餘震”

        日本東北部海域2011年3月11日發生裏氏9級大地震,幷引發大規模海嘯。當天收盤時,國際原油、有色金屬、農産品等均以下跌報收。分析人士稱,强震對全球經濟而言僅是短期影響,對中國影響主要在部分行業的進口方面。另外,地震造成的臨時性出口中斷將對全球部分産業短期造成影響。
        鑒于日本在全球産業鏈中的重要地位,紐約高頻經濟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溫伯格表示,短期內日本地震將衝擊全球經濟。不過,美國科莫多研究咨詢公司負責人杰弗裏•蘭茨貝格指出,從全球視角看,也僅僅是短期影響。穆迪經濟學家阿爾弗雷多•庫迪諾甚至認爲,日本灾後重建可能對全球貿易構成提振。
        對于中國經濟影響,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回應說,這次地震對中國出口影響是短期的,因爲日本對中國一直有巨大的貿易順差。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梅新育認爲,此次地震對中國産業和外經貿的最大負面衝擊,將表現在進口領域。受影響最大的當數進口日本設備和機電、光學等零部件企業。
        此次日本强震造成的臨時性出口中斷將對其他國家一些産業造成影響。由于新日鐵等日本鋼企巨頭在地震區的工廠被迫停産,市場預期鐵礦石需求將驟然銳减。另外,日本煉油、化工企業的停産可能對國際化工市場産生衝擊,部分化工産品價格或因此上漲。這次地震還造成豐田、本田等汽車巨頭和部分電機公司停工,在灾後重建之前,日本對銅、鋁等有色金屬需求下降,將導致其價格下跌。由于索尼、東芝等知名日本電子企業位于震區的工廠停産,預計部分關鍵電子原料和零組件等將短暫缺貨,對全球電子産業界構成不利影響。另外,此次大地震引發的核電站爆炸,引起了社會對核電發展的擔憂。民衆對核安全關注的加重,或導致核工業發展受到一定影響。
        豐田、本田在本土所有工廠停産、索尼12萬台PS3被海嘯沖走、iPad2由于NAND閃存的斷貨而面臨停産危險、日經股指及亞洲其他股市紛紛下挫……11日的日本9級大地震在引發一波又一波的經濟“餘震”。那麽,此次大地震是否會挫傷全球復蘇進程?對中日經貿關係又會帶來哪些影響?日本自身經濟能否重演當年的 “阪神奇迹”,迅速復原呢?
        短期有虞長期無憂
        當前,儘管全球經濟已進入復蘇軌道,但由于發達國家存在債務風險,新興經濟體又面臨通脹壓力,復蘇前景依然充滿諸多挑戰。如今,日本大地震又突如其來,市場憂慮會否給未來全球經濟增長蒙上陰影。
        “短期的確存在負面影響,但長期來看,不會拖累全球整體的復蘇勢頭。”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徐明棋如是判斷。因爲,短期階段救灾是當務之急,日本會集中一切力量來應急,無暇恢復出口企業的生産。而日本又是汽車、電子産品以及中間産品(如芯片)的出口大國,此類産品的供應短缺會攪亂供應鏈市場,從而連累貿易往來。但是,長期來講則無礙復蘇大局。首先,日本雖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但自身占全球GDP比重只有2.2%,權重較小;其次,救灾過後將迎來重建,重建勢必會拉動進口和投資需求,尤其是鋼材、糧食等大宗商品。第三,從全球範圍來看,發達國家復蘇强勁,而新興市場的勢頭最强,爲復蘇奠定堅實的基礎。
        中日貿易結構改變
        在日本對外經濟關係中,中國扮演著關鍵角色,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而日本也是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這次地震對中日經貿關係會有哪些影響也深受關注。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經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表示,此次地震對我國進口産生的影響主要會集中在汽車、精密機床、優質零部件及高技術高附加值産品。不過,由于精密機床預計一兩個月會恢復生産,而中國汽車進口已趨多元,因此這兩種産品只受短期影響。在出口方面,灾後重建會刺激鋼材、建築材料的需求,中國在此類産品的對日出口中將獲益。
        可以預見,由于日本原先的出口産品因暫時停産可能需要從中國進口,中日貿易結構短期會出現變化。
        與日本經濟聯繫頗爲密切的長三角地區特別是上海也會或多或少受到波及。長三角是不少日企的産品生産基地,如東芝、日立、佳能、松下、索尼等,這類品牌的消費電子産品所需的核心零部件的生産將會受到地震衝擊。此外,在雙方貿易結構中占據較大比重的服務貿易和旅游也難幸免。
        復蘇難現“阪神奇迹”
        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雖然給日本造成2000億美元的損失,但不可思議的是,日本經濟却迅速從震後廢墟中獲得重生。這次東北地區的地震能有這份幸運嗎?
        專家認爲,這次恐怕奇迹難再,治療地震的創傷、恢復經濟元氣將需要較長一段時間。
        首先,兩次地震的性質和後果不同。阪神僅僅是陸地地震,破壞範圍有限,而此次是地震引發海嘯造成叠加效應,受灾面積更大,財産人員損失更慘重;阪神地震次生灾害較少,而此次地震引發了核電站的泄漏危機,幷且多個核電站機組將報廢,而日本電能消耗的30%依賴核能,因此電力等能源供應將出現很大缺口,不利于生産的恢復。此外,此次地震使一些作爲工業基地的港口城市受到毀滅性的破壞。這一來將損傷港口在經濟上的“造血”功能,二來也不利進出口運輸。
        所以,此次地震是對經濟造成“存量”和“增量”的雙重打擊。
        其次,兩次地震的經濟背景也有時代差异。1995年正處于日本經濟泡沫行將破裂的時期,阪神地震成爲最後一根稻草,震後股市、房地産下滑,泡沫破裂爲實體經濟的復蘇掃清道路。而且,當時亞洲國家經濟形勢相對較好,外部需求充足。
        眼下,日本面臨巨大的債務風險,債務已占GDP的200%,而救灾又急需資金,難免要追加預算,日本央行也宣布向金融市場緊急注資12萬億日元。若增加預算,稅收也會隨之增加,消費活力必受抑制。加上現在世界又未完全走出金融危機影響,外需疲軟,內外環境皆不利于復蘇。
        這次地震是否真如一些樂觀人士所預計的將使日本“因禍得福”,重獲增長動力?徐明棋對此持否定態度。他說,儘管重建在一定程度上會刺激復蘇,但很難觸動一些結構性問題,比如老齡化、消費不振、財政赤字等。
        江涌甚至預言,此次地震對日本經濟可能會“傷筋動骨”。如果說,上世紀90年代是第一個“失去的十年”,本世紀初又是第二個“失去的十年”,那麽這次地震後很可能將使第三個十年開局不利。
打印】【關閉
上一篇:
國際航線機票全面上揚 其中日韓線上漲幅度最大
下一篇:
2025年德國汽車貿易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