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聯手團購鼻祖 “千團大戰”釀新一輪洗牌
團購網站鼻祖Groupon聯手騰訊打造的“高朋網”2月28日正式上線。國內的網絡團購市場自去年興起後,已成“千團大戰”之勢,“高朋”的到來無疑觸動了業界敏感的神經。
Groupon吸金能力過人的“神話”能否在中國市場延續?“高朋”是否真能實現團購“滿座”?團購市場在“鯰魚效應”的作用下,是否能實現質的飛躍?
“高朋”自遠方來
“Groupon來了!”這家團購網站的“宗師”,聯手在中國擁有6億多用戶的騰訊,首先在北京和上海兩地加入“千團大戰”。
創立於2008年11月的Groupon,是全球最早創立的團購網站,也是目前全球銷售規模最大的團購網站。作為電子商務、web2.0、互聯網廣告以及線下模式結合體的Groupon,不僅採用了首頁上只有一個活動的模式以減少消費者瀏覽無效信息的時間,還為消費者提供極具競爭力的折扣。
師承Groupon的中國網絡團購網站發展迅猛。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2010年國內網絡團購銷售額呈現爆發式增長,累計交易規模達88.6億元,預計2011年團購市場交易規模將達240億元;2010年國內初具規模的網絡團購企業數量也已增至1880家。
儘管Groupon之前在多個國家和地區擴張時採用收購當地發展較好的團購網站的模式,在中國,Groupon選擇了和騰訊合作出擊。
高朋網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騰訊和Groupon的合作,基於騰訊有龐大的客戶群和此前“QQ團購”的經驗,而Groupon則有品牌優勢和在團購方面的全球經驗。
“一個新的團購網站盈利的關鍵在於流量。和騰訊合作,高朋的流量基本上不是問題。”麥肯錫臺北分公司董事林璟驊表示,“雖然Groupon進入中國最終的結果還未可知,但其品牌的知名度和運作的模式都使高朋佔據有利位置。”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互聯網分析師吳雪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Groupon此前收購了國外三家團購企業,並獲得10億美元巨額融資,這使得它在具有“老牌團購企業”品牌優勢之外,又增加了資金優勢。對於團購這個“燒錢”的行業來說,資金優勢不容小覷。從資金與品牌兩個層面來看,Groupon進入中國會對中國團購行業帶來一定的衝擊,起碼對於小型團購企業來說將是嚴峻考驗。
“鯊魚”還是“鯰魚”?
在業界看來,雖然Groupon是全球團購行業的始創者,具有強大的資本實力、運營能力和品牌優勢,並且在進入中國市場時選擇了強大的本地合作夥伴,但其面臨的挑戰同樣不容小覷。
“Groupon進入中國也並非就會一帆風順。”吳雪飛說。
專家認為,中國的團購網站經過一年的快速成長,已經有了穩固的“第一陣營”,在這場本土博弈中,團購鼻祖Groupon未必占得到便宜。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拉手網、美團網分別擁有國內網絡團購市場超過兩成的佔有率。儘管遠不能和拒絕了Google60億美元收購報價的Groupon相比,但國內團購市場的“領頭羊”拉手網,得益於此前獲得的5000萬美元的投資,估值也已經達到了5億美元。
“團購業從誕生起便有著缺乏差異化的弊病。團購網站盈利的模式雖然清晰,但也過於容易複製,因此Groupon目前的模式也亟待創新。”吳雪飛說。
本地化運營經驗不足也被看作是制約Groupon在華快速發力的一大掣肘。業內人士認為,Groupon雖然在美國市場已處於絕對霸主地位,並且通過收購策略在其他數十個國家也已開展業務,但由於中國互聯網市場的獨特競爭環境,能否儘快適應本地化挑戰,對其來說將至為關鍵。在中國互聯網領域,自第一輪互聯網熱潮至今,包括yahoo、亞馬遜、ebay、穀歌等一批海外互聯網巨頭,在中國市場都輸給了本地競爭對手。
除此之外,Groupon與合作夥伴騰訊也需要更多時間進行磨合。
2月16日淩晨,高朋主頁上線不足一天就被匆匆撤下,這被外界評論為雙方在誰主導運營上依然存在分歧。對於雙方的合作關係,清科集團創始人、CEO兼總裁倪正東在微博中表示,“騰訊和Groupon的合作,就正如老虎和獅子之間的合作,對外看上去很強大,但真正的危險在於老虎和獅子之間,有時也會打架,因為誰說了,都不算。”
同時,儘管騰訊與Groupon展開合作,但其旗下的“QQ團購”依然會獨立運作。儘管高朋方面回應從“正面角度”對待包括QQ團購在內的團購網站競爭,但其中的利益衝突依然明顯。
“鯰魚效應”提升行業競爭水平
業內人士認為,Groupon的到來並非“狼來了”,而是會引發“鯰魚效應”,迫使各家團購網站在提升自身競爭力上下功夫,促使國內團購網站加劇優勝劣汰,進一步提升行業整體水平。
“目前我們的團購市場仍處在投訴多、退款難的誠信缺失狀態。”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電子商務分析師方盈芝說,“通過行業的優勝劣汰,行業標準的建立也水到渠成,市場將逐漸從現在的亂象環生發展到有序競爭的環境。”
團購網站拉手網CEO吳波認為,團購網站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優化用戶體驗,堅持創新。
“若想佔領全國範圍的團購市場,資金不僅僅是必備糧草,能否解決行業頻現的團購消費投訴、真正服務於用戶更是其競爭的核心因素。”方盈芝說。
專家認為,有針對性的、定制式的推送服務,從消費者的偏好出發選擇推送的產品從而提高購買的幾率,將有助於團購網站盈利“更上一層樓”。
“國內的團購企業可以做一些本土化的嘗試,像熱賣的團購年夜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上海市商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齊曉齋建議團購網站“錯位競爭”。
上海社科院研究員權衡認為,高朋的上線不僅加速電子商務行業的洗牌,還會“倒逼”實體的零售百貨業提升水平。“只有重服務、高質量、有誠信的企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