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科視點 >> 區域視點

國內乳業自有奶源依賴度漸增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中科視點       時間:2011-3-4

國內乳業自有奶源依賴度漸增

        海關總署最新公告顯示,部分新西蘭奶產品因進口量超過限額,根據中國-新西蘭自由貿易協定的相關規定,將優惠關稅恢復到正常最惠國關稅。涉及產品主要是液態奶和稀奶油。

        海關總署公告(2011年第10號)顯示,截至2011年2月22日,原產於新西蘭的脂肪含量大於1%未濃縮的乳及奶油本年度合計進口數量已超過今年特保措施觸發水平數量。因此,自2011年2月26日起,對上述產品按最惠國稅率徵收進口關稅。

        全脂奶粉或將超量

        根據商務部網站公佈的《中方關於新方原產貨物的關稅減讓表》,原產於新西蘭的脂肪含量大於1%未濃縮的乳及奶油基礎稅率為15%,起始年份即2008年減至13.5%,此後逐年遞減,到2017年降為零關稅。按此規定,2011年的優惠稅率原本為9%。調整後,來自新西蘭的原料奶今年進口關稅將上調至15%。

        作為新西蘭主要奶製品出口商,恒天然方面表示:“我們只有很少量的液態奶和稀奶油出口到中國,本次關稅調整對恒天然業務的影響極其有限。”恒天然是全球最大的乳製品出口商,占全球乳品貿易的三分之一。與此同時,包括伊利、雅士利等國內乳製品企業均表示,本次關稅調整的品類對其公司業務影響有限。

        東方艾格高級乳業分析師陳連芳指出,按照目前海關總署公佈的進口數字,“今年預計新西蘭進口全脂奶粉也將突破關稅優惠的限額。”屆時將影響到國內乳業。

        進口奶源價格優勢不減

        目前進口奶源在國內奶粉市場佔據重要地位。根據陳連芳提供的數據,以2010年為例,當年國產奶粉總量為110萬噸,而進口奶粉為45萬噸,進口奶粉中來自新西蘭的奶粉占總量的60%~70%,其餘來自澳大利亞、美國以及西歐。陳連芳指出,進口奶粉在三聚氰胺事件發生之前已經在國內佔據一定份額。除了消費者方面的因素外,中國規模養殖起步很晚,技術限制導致中國奶牛單產很低,市場供不應求。事實上,去年,新西蘭進口全脂淡奶粉一度也超過了優惠稅率的上限。但是關稅優惠取消,並不等於懲罰性關稅。新西蘭進口奶粉依舊具有一定價格優勢。“中國原料奶價格是國際上最高的。”陳連芳指出。

        陳連芳表示,中國乳業需要進口作為補充,但是進口量過大會對國內產業帶來負面影響,因此業界多次要求政府啟動相關措施。乳業專家陳渝表示,關稅的恢復是一個信號,國家不可以不設防。但是他同時指出,中國乳業很難做到百分百的自給自足,因此適當的進口是有必要的,關鍵是加強國內原奶的競爭力。

        乳業專家王丁棉表示,關稅的調節對於國內養殖業而言是好事,但是由於目前嬰幼兒奶粉企業對新西蘭奶源已經具有一定依賴性,關稅增加,進口量下降的幅度也有限。王丁棉同時指出,因關稅增加導致的成本上升對奶粉企業影響有限,因為這可以成為企業提價的一個理由,最終通過終端調價將成本轉移給消費者。

        國產奶源空間巨大

        放眼整個乳品市場,進口份額相對有限。

據恒天然提供的數據,目前國內85%~90%的市場需求都是由本地的牛奶供應來滿足的,而其餘10%~15%來自進口乳製品。未來,隨著中國乳製品消費的進一步提高,進口奶源的比例將下降。
        陳連芳指出,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因為消費群體的限制,總體規模有限,在國內生產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約為50萬噸,其中外資品牌約為8萬噸,而中國全部乳製品產量的總和為3600萬噸。這意味著,中國奶源依舊具有強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恒天然首席執行官AndrewFerrier指出,國際乳業主要出口地的產量增長遠不能滿足包括中國在內全球乳業消費的增長,因此中國乳業未來的增長需要本地供應的支撐。這也是恒天然回到中國建牧場的原因之一。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三聚氰胺事件給洋奶粉品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儘管在總量上洋品牌占不到20%,但由於佈局在高端市場,從價格上算,洋奶粉佔據總銷售金額的40%。陳連芳同時指出,國產品牌實力和生命力不容小覷。比如三鹿、聖元事件後,國產品牌在經歷一段時間的低谷後總能爬坡回升。

        陳連芳指出,為了提高競爭力,國內奶源需要提高安全水平,並且通過技術改進提高單產降低成本。

打印】【關閉
上一篇:
三大運營商3G用戶數新年激增 突破5000萬大關
下一篇:
2025年一季度河北省經濟實現良好開局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