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中國欲將成渝經濟區打造為西部最大增長極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中科視點       時間:2011-3-4

中國欲將成渝經濟區打造為西部最大增長極

        在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和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啟動之際,中國日前正式批准位於西部內陸的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專家指出,中國此舉意在打造與東部沿海齊飛的西部經濟增長極,促進東中西部協調發展,並使西部成為對外開放新前沿。

        國務院常務會議3月1日批准的成渝經濟區覆蓋四川省和重慶市部分地區近1億人口,是中國西部經濟發展水平和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中國社科院經濟所高級研究員徐逢賢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中國重視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由來已久,在沿海的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三大經濟區發展逐步走向成熟之際,國家愈發重視在占國土面積71%的西部地區尋找新“增長極”。

        徐逢賢指出,四川是西部經濟強省,去年GDP超過1萬億元,重慶是西部唯一直轄市且有兩江新區在去年獲得國家批准,兩地的經濟、科教及基礎設施在西部均處於領先地位,而且兩地經濟互補性強,具有建設區域性經濟區的基礎。

        國務院常務會議認為,包括重慶市31個區縣和四川省15個市在內的成渝經濟區,“對於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促進全國區域協調發展,增強國家綜合實力,具有重要意義”。

        會議為這一經濟區作如下定位:力爭到2015年,建成“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和全國重要的現代產業基地”。同時,這次會議還要求成渝經濟區“發展內陸開放型經濟”。

        專家認為,成渝經濟區的發展不是指成都、重慶這兩個西部特大中心城市的發展,而是指規劃內的“重慶市31個區縣和四川省15個市”的協調發展。

        在京出席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發改委主任楊慶育說,重慶、成都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集中於兩個字——“吸”和“放”,通過吸引人才、資源,釋放技術、資金、產業配套,與周邊中小城市形成良性互動發展,形成“啞鈴型”城市聚集群,打造中國西部最大增長極。

        四川省“十二五”規劃提出,要抓住成渝經濟區建設機遇,促進成都經濟區率先發展,加強川南經濟區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建設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加大川東北經濟區天然氣和生物資源開發利用力度,建設西部重要的天然氣能源化工基地。

        對於成渝經濟區建設“全國重要的現代產業基地”,業內人士和專家認為有基礎,也有信心。

        成都高新區發展策劃局局長湯繼強分析說,目前成渝經濟區範圍內聚集了電子信息、重大裝備製造、汽車製造、精細化工、石化、新能源等傳統和新興產業,已經形成全國重要的現代產業基地雛形。

        “現代產業一是指成渝經濟區傳統優勢產業的升級,例如西部資源的深度開發、國防科工和裝備製造等該地區傳統工業水平的提升;二是指承接東部和國外優勢產業轉移。”徐逢賢說。

        楊慶育透露,成渝經濟區規劃中涉及重慶的重大項目有83個,包括風電、軌道交通、數字機床、特高壓變電設備、長安汽車、富士康芯片等,而重大政策中則包括賦予其發展內陸開放高地先行先試的政策。
        四川省目前已吸引160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剛剛通過國家驗收的“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目前已有英特爾、富士康、戴爾、德州儀器等20多家企業入駐,投資總額22.3億美元。到2015年,預計將形成5000億元人民幣產值的IT產業集群。

        “‘全國重要的現代產業基地’和‘發展內陸開放型經濟’同時建設,勢必會讓成渝經濟區在未來成為承東啟西的西部經濟高地和對外開放橋頭堡。”徐逢賢說,從長遠角度看,成渝經濟區的跨越式發展對於整個西部地區承接產業和人才的轉移都具有積極作用。

        湯繼強則認為,成都和重慶均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成渝經濟區的獲批必將推動兩個城市統籌城鄉改革進一步深化。
打印】【關閉
上一篇:
2011年農業部將為農民辦理29件實事
下一篇:
國家信息中心課題組:2025年中國經濟運行態勢研判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