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並網大提速助推風電產業大發展 2011年3月3日國家電網相關人士表示,公司智能電網“十二五”末將接納風電1億千瓦,而原本這一目標是計劃到2020年才實現的。據悉,截至2010年底,國家電網共投資418億元人民幣,建成投運風電並網線路2.32萬公里,經營區域內風電並網裝機達2826萬千瓦,占全網最大用電負荷的4.2%,連續5年實現翻番。 2010年中國風電[0.75 1.35%]裝機容量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風電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這表明我國已成為全球名副其實的風電大國,但國內風電上網電量仍然排在美國之後,這說明風電裝機容量與電網接納能力不能很好的對接已成為限制風電產業進一步發展的一大障礙,相關方面亟待解決這一問題。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國內的電網規劃要大大落後於風電場投資建設的步伐,這就造成了風電並網難的問題,以至於國內許多風電場不得不採取棄風的措施。此次國家電網主動將智能電網消納1億千瓦風電的時間提前,這種超前規劃的思路非常有利於解決國內風電上網的難題,助推國內風電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國家電網大力提升智能電網消納風電的能力,給下游風電場運營商帶來的利好最為直接。目前國內風電場主要被幾大發電企業所掌控,造成這一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目前國內風電場棄風現象比較嚴重,風電場運營商的利潤率普遍較低,經營風險較大,只有資金實力比較雄厚的國有發電企業才敢於承擔這樣的風險。而一旦風電場能夠將風電非常方便的輸送出去,那麼風電場的運營收益將會得到較大幅度的增長。 國家電網能夠在十二五末期大大緩解風電上網難的問題,還會推動國內風機設備製造行業的發展,促進該行業進入一個更高的發展階段。一方面,由於國內風電上網標杆電價早已出臺,所以風電場在風電上網較為便利後,其未來的盈利情況是可以預期的,在這種情況下,它們新增風電裝機容量的動力就比較足,顯然這會拉動上游風機設備行業的市場需求。 另一方面,風電上網相對容易後,國內風機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將在旺盛市場需求的拉動下,得到一定幅度的提升,但這還需要一個過程。而預計未來幾年,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國內風機設備行業將迎來一輪整合期,十二五末期風機設備行業內剩下來的企業基本上都具有較強的競爭力,讓這些企業獲得較高的平均利潤率,有利於它們成長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