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中國鐵礦石進口價量齊升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中科視點       時間:2011-2-18

中國鐵礦石進口價量齊升
        “1月中國鐵礦石進口量已創出歷史新高,而進口鐵礦石現價也逼近歷史最高值。”春節長假剛過,鐵礦石再度炙手可熱,國內鋼鐵業內人士對鐵礦石進口發出“不可思議”的驚呼。
        在進口鐵礦石價量齊升之際,記者從國內大型鋼廠有關人士處獲悉,世界三大礦山之一的必和必拓近日向鋼廠發出了二季度鐵礦石協議價最新報價,由1月份的155美元/噸上漲至168美元/噸(離岸價)。如果按照澳大利亞到中國平均海運費7美元/噸計算,礦石到岸價格將達175美元/噸,令鐵礦石協議季價再上一新臺階。
        1月鐵礦石進口創歷史新高
        今年1月份中國進口鐵礦石達到6897萬噸,比去年12月增加1089萬噸,同比增長47.94%,環比增長18%,創歷史新高。海關總署發佈的這一最新數據令不少業內人士都驚歎“想不到”,在他們的觀察中,國內生鐵產量並未明顯放大,鐵礦石進口量大幅增加的原因何在?
        我的鋼鐵研究中心分析師劉冬青表示,1月國內鐵礦石進口大增的動力,一是鋼材主流品種銷售良好帶來的盈利預期,二是上年四季度鋼鐵產量增加導致的補庫存需求,三則是海運價格較低助推了鐵礦石進口量增加。
        有關數據顯示,在當前鋼材價位下,鋼鐵企業主流鋼材品種有著較好的盈利能力。如熱軋產品平均盈利空間超過400元/噸,螺紋鋼的盈利能力更是在500元/噸以上。且春季仍然是鋼材採購旺季,市場普遍看好一季度的鋼材價格。鋼廠自然也不希望錯過這個盈利的機會,多數鋼企年初都計劃加大生產力度,自然就拉動了原料鐵礦石的進口採購用量。
        礦價同比漲六成
        在歷史新高的鐵礦石進口量之外,是同樣逼近歷史最高值的進口鐵礦石現價。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還顯示,1月鐵礦石進口均價為每噸151.4美元,同比上漲66.1%,與2008年8月的峰值154.5美元/噸已經相差無幾。進口到中國的63.5%品位的印度粉礦的礦山報價已超出每噸195美元。考慮到目前相對低位的海運價格,鐵礦石的現貨離岸價其實已創出歷史新高。
        業內人士透露,鐵礦石價格在去年短暫回落後,從去年四季度又開始持續攀高,目前已經極為接近2008年的歷史最高水平。根據聯合鋼鐵網的數據,目前各礦石港口主流資源基本掌握在大戶手中,價格高企,鋼廠採購多以低品位礦為主,期貨成交較少。
        鐵礦石季度協議價也仍有進一步沖高的可能。有關鋼廠知情人士透露,三大礦山之一的必和必拓近日已向鋼廠提交鐵礦石協議價的最新報價,二季度鐵礦石協議價將由1月份的155美元/噸上漲至168美元/噸(離岸價)。加上澳大利亞到中國的平均運價,鐵礦石到岸價格可能將高達175美元/噸。
        據瞭解,淡水河谷和力拓的二季度報價大約要等到今年3月份才能定奪,該報價一般由去年12月至今年2月的指數平均價格決定。“我的鋼鐵”網測算,普氏價格指數從12月到目前的鐵礦石均價達到173—178美元/噸(到岸價),和一季度148美元/噸(到岸價)相比,高出近30美元。參照必和必拓的報價和鐵礦石均價,“二季度礦價大漲的可能性很大”。
        由於各方對後市一時難以判斷,目前鋼廠對未來鐵礦石進口都相當謹慎。
        “我的鋼鐵”網徐向春表示,目前礦價已處於歷史最高區間,在國際礦石供需格局存在逆轉的預期下,鐵礦石年內有可能回落到每噸150美元的水平。
        國內鋼廠相繼提價
        在高企的礦價下,中國現貨鋼價也水漲船高,國內建築鋼價格已再一次衝破5000元每噸大關。受鋼材消費旺季到來影響和礦價高企成本攀高擠壓,國內鋼廠調價動作頻頻。
        14日,武鋼股份[4.60 1.55%]率先出臺3月份鋼鐵產品價格政策,在2月份基礎上,主導產品噸鋼普遍上調了200—400元。
        寶鋼緊跟武鋼,也上調3月份出廠鋼材價格,熱軋、普冷、熱鍍鋅、厚板每噸普遍上調300元,酸洗、彩塗板等每噸上調200元,鍍鋅鋁上調260元/噸,電工鋼每噸上調100—600元。
        有分析人士認為,目前下游行業對鋼價的上漲還有一定的消化能力,但是這種消化能力會持續多久還很難說。隨著代理商及終端用戶訂貨成本大幅上升,倒掛現象可能再次出現,部分商家或會縮減訂貨量。“隨著礦價上揚,而下游需求因鋼價高企有所縮減,鋼企未來可能再現兩頭受壓。”該人士說。
        
打印】【關閉
上一篇:
華菱鋼鐵巨額虧損:米塔爾退出增發 今年或能扭虧
下一篇:
國家信息中心課題組:2025年中國經濟運行態勢研判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