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科視點 >> 國內法规

“史上最嚴”GMP看齊歐盟標準制藥業大洗牌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中科視點       時間:2011-2-18

“史上最嚴”GMP看齊歐盟標準制藥業大洗牌
        2011年2月12日,《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2010年修訂)》(以下簡稱“新版GMP”)歷經5年修訂、兩次公開徵求意見後,終於揭開面紗,正式頒佈,將於201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國家藥監局藥品安全監管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新規範大大抬高了行業門檻,可能將使全國至少500家經營乏力的中小制藥企業關停。但與此同時,新版GMP的實施也有望改善我國現有藥品生產企業在整體上生產集中度較低,自主創新能力不足以及藥品安全事故頻頻等問題。其與歐盟看齊的高標準,則更為國內優勢醫藥企業做大做強、向歐盟出口創造了條件。
        舊標準施行10多年已落伍“史上最嚴”新規範看齊歐盟標準
        “GMP”是英文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的縮寫,即“優良製造標準”之意。GMP是一種特別注重在生產過程中實施對產品質量與衛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也是一套適用於制藥、食品等行業的強制性標準。
        作為藥品生產和質量管理的基本準則,GMP適用於藥品製劑生產的全過程和原料藥生產中影響成品質量的關鍵工序。世界衛生組織上世紀60年代中開始組織制訂藥品GMP,中國則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推行。1988年,中國頒佈了自己的藥品GMP,並於1992年作了第一次修訂。
        1998年8月19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成立後,以第9號局長令形式發佈了《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1998年修訂),於1999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並在2004年第一次在全國強制性推行GMP。
        此次新版GMP公佈前,就已多次傳出新版GMP即將簽發落地的消息。今年1月24日召開的2011年全國藥品安全監管工作會議上,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副局長吳湞透露,全力做好新版GMP的宣傳、培訓以及實施工作是2011年藥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
        據瞭解,新版GMP偏重於生產企業軟件設施的改善,包括一套完善、成熟的管理系統,以用於檢測生產流程中出現的人為疏忽等漏洞,包括原材料、工藝流程、消毒、技術、配方製劑、庫房和物流等環節。
        “比如在生產環境上,新版GMP將藥品生產所需的潔淨區分為A、B、C、D四個級別,引入了動態連續監測,即在生產過程中的檢測。”廣藥集團生產發展副部長、高級工程師何國熙舉例介紹,在藥品生產管理標準升級方面,新GMP參照了美國FDA、歐盟的標準,再結合中國國情來編制,“在某種程度上說比美國FDA、歐盟標準更為嚴格。”
        一位全程參與新版GMP調研、起草、修改、上報等工作的藥監局課題組專家也透露,新版與1998版GMP的重大區別是:在硬件上,對無菌製劑企業的要求有很大提高,更加強調生產過程的無菌、淨化要求。“我國的無菌製劑以前只是強調靜態,現在則"靜態"和"動態"都要達到要求的標準。”
        新版GMP牽涉全行業升級改造或使至少500家以上中小藥企關停
        “新版GMP規範出臺將淘汰一大批中小藥企。”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分析說,我國目前有九成左右的藥企都屬於中小企業,其中最好的年銷售額在1億元上下,大部分中小企業年淨利潤不過1000萬到2000萬。如果要符合新版GMP要求,許多中小企業根本無法承擔這樣的成本。
        據瞭解,參照歐盟標準制定的新版GMP也被稱作史上最嚴格的GMP。此輪升級改造很有可能牽扯到全國大小藥企13000餘家。業內人士估計,一旦新版GMP實施,預計藥企平均需要投入500萬元—1000萬元,相當於一家藥企1—2年的利潤,而基礎差些的投入或許更高達數千萬至上億,甚至數億元。
        雖然該政策對醫藥行業的長期發展來說是重大利好,但短期陣痛難免。新版GMP將快速拉高制藥行業門檻,行業集中步伐加快,不合規的小型藥廠將直接停產,或由大型藥企收購改造,預計在新版GMP實施不久後甚至實施之前就會出現一大批被新版GMP淘汰出局的藥企。
        據不完全統計顯示,1998年版的GMP規範,截至2005年3月有1112家醫藥企業死在這一門檻之外,全國共有3959家生產企業通過,但也為此付出了1500多億元的門檻費。
        國家藥監局藥品安全監管司相關負責人也曾在公開場合表示,預計新規範的實施將使全國至少500家經營乏力的中小企業關停,而其他企業要符合新規定僅硬件投入合計需要2000億—3000億元。而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於明德則表示,新版GMP雖然給予中小企業3年的緩衝期,但上千家中小企業可能終將被淘汰。
        “我倒不覺得會有那麼多的企業關門。”廣藥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李楚源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則表示了樂觀的看法。他認為,雖然新版GMP會給藥企帶來成本壓力,但“水漲船高”,過一段事件後總會適應。“很多企業關門的成本可能比改造成本還高。”
        有專家表示,從整體來看,新版GMP主要衝擊的是地方型中小企業,新GMP反而為上市公司、龍頭企業提供了並購和擴張機會。
        藥品安全事故成導火索高標準有利大企業做大做強
        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藥品研製和開發行業委員會總裁劉貞賢表示,國內的藥企70%—80%都是在5000萬規模以下的小企業,醫藥行業“小、散、亂、差”,在資金投入上難以保證藥品質量。“部分企業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只想跟人家拼價錢,不斷地降價,最後把質量都放棄了。”
        麥肯錫的研究報告也顯示,目前中國仿製藥價格只有全球市場仿製藥價格的20%—30%。與國際市場相比,在我國仿製藥品價格水平明顯偏低,產業集中度極低,仿製品過度競爭,生產企業過多,造成同一藥品之間質量價格差異奇大。比如部分仿製藥品雖然出廠價和市場價都很低,但企業可能沒有嚴格按規定工藝生產標準執行,或質量標準不高。
        近幾年來,我國不斷出現各種藥品“存在嚴重不良反應”的風波。以中藥注射劑為例,從2006年的“魚腥草注射液”、2008年的“刺五加注射液”和“茵梔黃注射液”事件,再到不久前接連出現的“雙黃連”、“香丹”、“清開靈”等“不良反應”,原本讓人們認為“最安全的中藥”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因質量問題讓人產生質疑。
        醫藥市場研究者李泊霆認為,發佈新版GMP背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近幾年國內不斷出現的藥品質量風波。主管部門不得不儘快出手整頓市場,使得藥品生產市場“不是任何人都能進來參與的派對和狂歡”。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安全監管司司長孫咸澤日前在2011年全國藥品安全監管工作會議上表示,“十二五”期間,GMP檢查認證體系是我國藥品安全監管“三體系一平臺”的目標之一。根據目標,期間將完成全國藥品生產企業100%實施新版GMP的工作目標,逐步達到國際先進藥品生產監管水平,爭取加入國際藥品現場檢查公約組織(PIC/S組織)。
        中國的醫藥企業及其產品在國際上整體處於弱勢,藥品出去的少,藥企出去的更少。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標準和工藝不被認可,包括《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不被認可。中投顧問研究員郭凡禮直言,國內醫藥企業真正想要走出國門,和國際通用的標準接軌,那麼必須實施新版GMP規範為其保駕護航。
        隨著國內近4000家藥企逐步過渡到新版GMP規範認證,一直廣為詬病的參差不齊的藥品質量將有望得到明顯轉好。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眼下國家發改委揮起的藥品“降價大刀”正讓不少藥企深陷“保質還是保價”的兩難境地。“國家的藥品定價也應該調整為以質量為核心的價格政策,讓無論是原研藥生產企業還是仿製藥生產企業在確保藥品質量方面的努力能夠得到政策的激勵和認可。”一業內人士稱。
打印】【關閉
上一篇:
中國啟動未來先進核裂變能等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
下一篇:
新一代煤電升級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7年)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