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局推出人民幣期權交易 意在約束升值預期 2010年2月16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今天下午在其網站發佈通知,宣佈推出人民幣對外匯期權交易。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對新浪財經表示,這一產品的推出既能對人民幣升值預期起到約束降溫的作用,也有風險控制方面的考慮。 2007年下半年,隨著人民幣遠期、掉期交易相繼推出,國家外管局曾一度醞釀順勢推出針對企業客戶的人民幣期權交易,目的是為了便於銀行頭寸管理,使得銀行能夠提供更市場化的報價,以便為商業銀行規避人民幣匯率風險提供更多渠道。此後很長一段時間,雖然市場傳聞不斷,但人民幣對外匯期權交易卻遲遲沒有推出。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認為,監管機構之所以選擇在這一時點推出人民幣對外期權交易,主要是因為目前人民幣升值預期強烈,這一產品的推出有助於通過市場手段釋放政策意願。 根據通知,銀行只能辦理客戶買入外匯看漲或看跌期權業務,除對已買入的期權進行反向平倉外,不得辦理客戶賣出期權業務。譚雅玲認為,對期權賣出加以約束,能對人民幣升值起到降溫的作用。 自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先是經歷了長達三年的快速升值,2008年第四季度在金融危機衝擊下,人民幣又採取了事實上盯住美元的策略,然後在2010年6月重啟匯改。因此,有分析人士也認為,人民幣升值忽快忽慢,有時雙邊升值有時單邊升值,導致期權定價存在很大問題,這也是人民幣對外匯期權交易遲遲沒有推出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