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5全國醫藥流通規劃重點提高集中度 2011年1月25日,最新版徵求意見稿除了提高集中度、鼓勵連鎖經營等約9條行業發展設想之外,並沒有對“分級分類管理”做明確的說明。商務部原本的思路是,對目前13000多家醫藥流通企業打分評級,以供採購招標時參考。商務部認為此舉“將有望減少流通企業的數量,清理淘汰一批不規範經營或沒有經營資質和經營條件的藥品銷售企業”。 原定於2010年三季度就將出臺的《2010-2015全國醫藥流通行業發展規劃》至今仍在繈褓之中,而1月14日的國家藥監局大會邀請了商務部主管醫藥流通的領導列席。 由於一直缺乏主管部門,醫藥流通企業僅在准入上受藥監部門GSP認證的限制,市場層面行業集中度很低,惡性競爭不斷。2009年12月,商務部開始主管醫藥流通行業之後,“十二五”規劃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九州通集團業務總裁耿洪武表示:“我們拿到最後一版徵求意見稿是2010年12月底,基本和初稿一致,相信會很快出臺。” 最新版徵求意見稿除了提高集中度、鼓勵連鎖經營等約9條行業發展設想之外,並沒有對“分級分類管理”做明確的說明。商務部原本的思路是,對目前13000多家醫藥流通企業打分評級,以供採購招標時參考。商務部認為此舉“將有望減少流通企業的數量,清理淘汰一批不規範經營或沒有經營資質和經營條件的藥品銷售企業”。 由於GSP標準這一準入門檻由藥監部門設定,分級分類涉及了流通企業的設立標準。因此在藥監局年會上,地方藥監部門討論最多的話題之一,就是各經貿廳局對醫藥流通領域的管轄權問題。 商務部市場秩序司副司長溫再興表示:“的確有些地區過去將醫藥流通的管轄權定在藥監系統,現在還沒改過來,但十二五規劃出臺之後,商務部門的管理職能肯定是明確的。” 商務部最新的數據顯示,全國藥品零售批發的網點總和接近100萬個。如此龐雜而重要的體系也在考驗著兩部門的智慧。溫再興表示:“我們確立的分類管理不會和藥監部門衝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