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證券:出口穩定增長可期
2010年1-10月,全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36.3%;全年進出口會保持40%以上的增長,導致2010年進出口增長迅猛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全球經濟的復蘇特別是美國經濟的緩慢復蘇使IT出口增長比較大,而是我國通過拓展多邊貿易,使出口市場更加多樣化。與2005年相比,我國與美歐日三大主要貿易夥伴的市場分額下降了3.9個百分點,但與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貿易分額上升了5.3個點。
其中對三大市場出口下降了5.6個點,對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出口分額上升了4.5個點,而相應從其進口只上升3.8個點,表明從這些地區不僅是加快了原料的進口,對這些地區的出口拓展成績更加顯著。
拉動出口增長的另一個因素是我國的對外工程承包,拉動了我國對外的設備出口,從2008年開始,我國對外工程承包貨物出口迅速突破100億美元,2009年達到133億美元,2010年1-10月已經達到103億美元,預期全年達到或超過2009年水平問題不大。
目前我國的高鐵技術已經擠身世界一流,而發展高速鐵路已經成爲許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應對交通瓶頸的主要方法,因此可以預期我國未來的對外工程承包將由以前的樓堂館所、水電、路橋向更具水平的高速鐵路拓展,持續帶動相關貨物、特別是高附加值的設備出口。因此2011年出口月度數據仍然將會創新高,2011年月均出口超過1500億美元將不是難題。
從出口産品看,增長幅度同比最大的是以往出口的總量幷不大的鋼坯及粗鍛件、焦炭及半焦炭、集裝箱、未鍛造的鋁及鋁材、鋼材、成品油和 船舶等重化工産品,這些産品的出口量增速均超過50%;由于近兩年由于國內産能過剩,企業只有借助境外市場,部分産品出口增長非常快,如鋼坯增加7.52倍,焦碳出口增長6.3倍;船舶的出口在危機期也沒有下降,顯示很强的抗周期性。
其次,自動數據處理設備、集成電路等與發達國家經濟復蘇密切的産品增長幅度也居前列,顯示全球經濟對國內出口的拉動作用明顯,這些産品的出口占比份額也是最大的。此外我國對外工程承包對出口的拉動也很明顯,連續三年突破100億美元。
進口高增長是今年上半年的貿易特點,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今年我國的進口增長速度要高于出口增長,在國內消費和投資的拉動下,我國不僅對原材料的需求繼續攀升,而且對高端消費品和機電産品的需求也在上升。位居前三的是廢銅、汽車和汽車底盤和天然橡膠,增幅均超過100%。
2011年,隨著我國出口市場的進一步穩定,爲應對危機實施的若干出口退稅政策將逐步取消,因此2011年出口企業面臨的壓力將來自兩方面,一是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二是優惠政策調整的壓力。但由于我國的出口競爭力仍然在繼續提升,因此2011年進出口貿易保持適度增長將是可能的,預期出口增長13%,進口增長17%,進出口貿易增長16%,貿易順差與2010年相當略有增長。對GDP的貢獻不超過0.8個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