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圍繞產業升級 生物醫藥“十二五”配套政策將出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中科視點       時間:2010-10-28

圍繞產業升級 生物醫藥“十二五”配套政策將出
北京為什麼在同一天啟動三大超過十億元規模的生物醫藥項目?
為什麼一家老牌醫藥公司號稱要用5-10年的時間,投資億元,期待徹底轉型為一家生物醫藥公司?
為什麼目前國內各地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和生物產業園區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至今已 突破了22個?
  為什麼聯想創投的高級副總裁周宏斌表示:投資生物醫藥產業,再多的錢都不夠?
  如火如荼,牛氣沖天。用什麼熱切的詞來形容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現狀可能都不為過。
  被列入七大新興戰略產業的生物醫藥產業,將融入全球醫藥創新產業鏈,並承載著促使傳統醫藥產業升級的歷史使命……
  10月25日,記者從第十四屆北京國際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上獲悉,三個10億元生物醫藥項目在本市開工建設。同一天,國內最大醫藥公司——中國國藥集團(下稱“國藥集團”)宣佈旗下中生集團及其下屬蘭州、武漢、長春等六大生物製品所已確定整體上市。
  與此同時,雲南省公佈“十二五”期間大力發展生物醫藥,力爭達到上千億規模。
  上海、北京也紛紛醞釀出臺自己的生物醫藥“十二五”規劃。上海的總體目標是,到2012年底,使生物醫藥行業經濟總量達2000億元。扶持100家年產值超過2億元的創新型企業,打造100個銷售額超過億元、科技含量高的拳頭產品;而北京力爭未來3年把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從現在的不到400億元增加到1000億元。
  2010年下半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勢頭如新興之火,頗有燎原之勢。
  點燃火苗的是10月18日《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現階段將重點培育和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等七大新興產業,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力爭達到8%左右。
  生物醫藥是未來10年的朝陽產業已經毋庸置疑。中國醫藥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主任芮國忠預測,2013年中國醫藥市場將成為全球第三大醫藥市場;到2020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將達到40000億元的規模,超過日本和歐洲成為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中國在全球生物醫藥產業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多重利好政策即將推出
  相關專家指出,《2010-2015年生物醫藥產業振興規劃》正在緊鑼密鼓地制定中,年底前有望出臺。與此同時,一批配套政策將圍繞“十二五”規劃的出臺,有望提前面市。
  中國生物醫藥產業正在進入政策受惠期。據芮國忠介紹,“從宏觀的新醫改政策全面實施、基藥擴展版、新版GMP(藥品生產管理標準)、生物醫藥863計劃、重大新藥創制科技專項,到細化行業的《重大傳染病專項》、《藥品註冊管理辦法》、《醫療器械新管理辦法》、《中藥注射液的689新技術標準》等政策,包括各地的生物醫藥扶持政策,都有望年內出臺。”這些利好政策“不僅來得猛,而且集中,將重新構造中國生物醫藥產業鏈。”
  中國醫藥工業信心中心主任鐘倩向上海證券報表示,生物醫藥“十二五”規劃將提出九大重點工程,其中第一項是發展生物醫藥以促進傳統醫藥產業升級,並給予資金扶持。“為促進醫藥行業產業升級的目標,配套政策不久將出。”
  新版GMP(醫藥行業制藥標準)也是目前最受關注的待出配套政策之一。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於明德表示,藥品質量保障體系升級是醫藥產業整體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也是決定藥品安全有效的一個基礎。“修改版的GMP已經通過,正在走程序,也將有望近期出臺。”
  鐘倩告訴記者,新版GMP有三年的過渡期,逾期不能達標的企業,即被勒令整改或者停產。“GMP對醫藥製造公司的軟件要求有大幅提升,這一直是我國醫藥企業的軟肋。”
  除了制藥標準,新藥品的產品標準也在升級過程中。“在這個五年規劃中,國家將有一系列具體的行動來推動藥品產品標準提高。其中包括中藥,中藥注射劑,生化藥注射劑,包括原料藥與製劑雜質控制和溶劑殘留,另外還有一些新的檢驗項目和方法。這些都有比較大的變化,也可能會出臺一些新的現代中藥的產品標準。” 於明德表示。
  同時,為提升創新能力,上海證券報記者獨家獲悉,與生物醫藥“十二五”規劃同時出臺的還有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十二五”規劃。對於重大創新藥開發的資金扶持規模將從“十一五”時期的66億擴大到105億。首批300個中標項目預計也是年內宣佈。單個藥品開發項目的扶持資金規模從100至1000萬不等,技術開發平臺的扶持規模則從1000至6000萬不等。這些政策都將“誘惑”企業加大研發
  此外,據上海科學技術委員會生物醫藥處鄭忠民副處長向記者透露,目前國務院法制辦正在對《藥品註冊管理辦法》、《醫療器械新管理辦法》進行會商,以期明確“科研機構與企業之間的產業化定位。”
  高增長率、高利潤率的雙重誘惑
  於明德表示,國家“十二五”規劃確定了生物醫藥發展的重點,包括基因藥物、蛋白藥物、單抗克隆藥物、治療性疫苗、小分子化學藥物等,這些政策將積極促進我國生物醫藥的高速發展,生物醫藥產業令人期待。
  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對記者指出,中國生物醫藥產業未來將保持飛速增長。“2009年,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總銷售收入達到了753億元,這樣的發展速度使其成為醫藥行業增長最為迅速的領域之一。與此同時,生物醫藥產業的利潤增長率高達70%,高發展速度和高利潤增長率也使生物醫藥產業成為新興產業中最為矚目的對象之一。”
  在政策引導和高利潤、高增長率的刺激下,一批傳統的中國醫藥公司也將向生物醫藥公司變身。
  一家以生產中西藥原料藥、醫藥中間體為主要產品的上市醫藥公司老總向記者表示,公司計劃用5至10年的時間,徹底轉型為生物醫藥公司,並已在研發上投入巨大資金。他透露,“為精製乙腦疫苗項目的研發投資達8000萬元,2年內將上市銷售;人源化抗腫瘤壞因子的單抗項目的總投資為10億元。”
  生物醫藥項目的投資也為傳統醫藥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可持續的利潤增長。據健康元副總經理鐘山介紹,目前採用生物催化方式在河南焦作生產的頭孢抗生素中間體7aca已經獲得很大成功,該項目已經成為公司最重要、也是增長最快的利潤來源。“我們用大豆、玉米發酵來生產7aca,對環境無污染,目前產能正在擴張中。”
  在美國紐交所成功上市、中國最大的高科技醫療器械公司——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公司相關人士就向記者提出,在生物電子醫療器械領域存在產業配套、技術標準缺失、以及外資公司擠壓的問題。他向記者表示,可以預見的是,10年內生物醫藥產業集中度越來越高,對大型龍頭企業,政府應該提供更好的服務,打造公共研發平臺,以提升他們的競爭力。
  眼下,各地的政府部門都已經意識到生物醫藥產業對於當地經濟發展的意義,並已經紛紛出臺傾斜政策。
  據深圳科工貿和信息委員會相關人士向記者介紹,該市將對互聯網、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給予總額超百億的發展資金。“很快第一批生物醫藥35個支持項目將獲批。”
打印】【關閉
上一篇:
“十二五”三大受益板塊有望率先起動
下一篇:
國家信息中心課題組:2025年中國經濟運行態勢研判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