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十二五”三大受益板塊有望率先起動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中科視點       時間:2010-10-28

“十二五”三大受益板塊有望率先起動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今日在北京召開,將重點審議“十二五”規劃綱要和總體框架,資本市場“‘十二五’板塊”由此正式登場。
   這一規劃不僅能夠決定中國經濟未來5年的發展方向,也將決定A股市場未來5年最大的贏家。分析人士指出,在“十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中信證券16.26+0.030.18%二五”板塊眾多的明星中,行業振興、區域振興以及內需振興,將成為貫穿規劃的主線,而與這些主題相關的若干板塊則有望率先起動。
   各行業將出子規劃
   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表示,此次會議將討論政府在下一個五年期遵循的總體原則,修改後的建議稿將在此後不久公佈,但其中應不會包括具體的經濟增長或環境保護目標。隨後,國家發改委將向學術界、國際機構和智囊機構等徵求意見,並與其他部委協同起草詳細的“十二五”規劃草案,提出經濟發展速度、能耗減排等總體指標,提交2011年3月的人大會議最終審議。各地區和行業將根據規劃細則中明確的指標,相應公佈與之吻合的各自的五年規劃。目前這些規劃草案基本都已明確上報。
   根據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在2009年“十二五”規劃編制會議上的講話,“十二五”規劃的八大重點議題分別是:擴大內需、增強創新、推進城鎮化、區域協調發展、節能減排、完善公共服務、經濟體制改革、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
   行業振興:傳統新興皆有機會
   戰略新興產業將成為“十二五”規劃中最耀眼的明星。此外,生產性服務業,以及按照節能減排目標改造的傳統產業,也將獲得重要的發展機遇,與此相關的板塊同樣有潛力成為“十二五”期間的焦點。
   據相關人士透露,戰略新興產業可能在“十二五”規劃中會單獨佔據一章節;而規劃出臺後,七項戰略新興產業將分別發表各自的“十二五”規劃,確定中期發展目標。
   中信證券的研究報告認為,在資金投入方面,目前在科技領域,全國研發投入約占GDP的1.5%;今後5年將擴大到2%-2.5%。數據顯示,去年國內生產總值335353億元,如果每年經濟增速維持在8%,“十二五”期間科研投入將達45892億元。在產業政策扶持和巨額資金支持下,戰略性新興產業將面臨快速發展機會。
   中信金通研究員葉江認為,“十二五”規劃中,生產性服務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將一起進入國家產業轉型升級戰略。金融保險、商務服務、科技服務、信息服務和創意等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研發、設計、標準、物流、營銷、品牌和供應鏈管理等生產性服務環節,促進製造服務化和服務知識化。
   中銀國際則認為,以重組為主題的傳統產業在“十二五”期間仍然會獲得較大的投資熱度。例如鋼鐵、水泥、有色金屬冶煉,造紙和其他能源消費等行業,在未來幾年內將持續受益於政府支持的行業整合。
   區域振興:老少邊疆將成亮點
   從年初的海南板塊,到異常火爆的新疆板塊,“區域振興”已成為貫穿全年的投資主題,原因就是區域振興是“十二五”規劃的重中之重。
   在“十一五”規劃全文中,已經明確提出了區域發展的總體戰略,即堅持實施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健全區域協調互動機制,形成合理的區域發展格局。
   在這一基礎上,“十二五”規劃中將更加強調對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邊疆地區發展,而這將成為規劃中最具地域特色的投資亮點。
   瑞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認為,沿海地區在享受了高增長的同時,其土地和勞動力成本已經上升,主要經濟增長動力——出口有可能會日趨疲軟。未來幾年政府將著力加快西部和其他內陸地區的經濟增長步伐,加速這些地區的城鎮化進程。為實現這些目標,政府將通過傾斜的政策,如優惠的土地、信貸、財稅政策等,促進製造業向內陸地區遷移。區域發展直接意味著內陸地區將增加基建投資,興建工業園區,並進行舊城改造,這將使中西部地區的投資和GDP增長速度繼續領先於東部沿海地區。
   民生振興:大消費板塊直接受益
   內需振興是“十二五”規劃將帶給資本市場的又一投資主題。內需振興即民生振興,而民生則是“十二五”規劃中最重要的關鍵詞。
   中共中央黨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認為,“十二五”規劃應著力加以綜合解決的民生問題包括:中國在經濟高速增長過程中出現的居民收入比重下降、地區發展不平衡、城市收入差距大、收入分配不公平、公共服務不均等問題。
   中國證券報記者瞭解到,“解決收入分配差距”、“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有望寫入“十二五”規劃中,隨後國家發改委有望推出國民收入分配優化方案及相關政策措施。
   提高居民收入的直接效果是刺激內需市場。中信金通認為,與改善民生、提高收入水平相對應的是大消費板塊,包括醫藥、零售百貨、服裝、食品飲料等。這些行業將成為“十二五”期間的直接受益者。
   根據計算,在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左右的前提下,最終消費率將從2010年的48.6%提高到2015年的55.0%左右。這一數據有望寫入“十二五”規劃之中。
   此外“十二五”期間還將加快城鎮化進程,完善農民工的“新市民”認同過程。據相關報道,十二五期間將至少新增2億“新市民”,這些人的落戶、穩定就業、社會保障等,將形成大量新增需求,也構成大消費行業的增長基礎。

打印】【關閉
上一篇:
“十二五”規劃
下一篇:
國家信息中心課題組:2025年中國經濟運行態勢研判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