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國內航班燃油附加稅上調 加價幅度遭到質疑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中科視點       時間:2010-10-27

國內航班燃油附加稅上調 加價幅度遭到質疑

文導讀:昨天國航、東航、山航、廈航、海航、首都航空、深圳航空、祥鵬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已發出通知,從今日(以出票日期為准)起調整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徵收標準,其中800公里以上每位旅客每段航程由40元上調到70元,800公里(含)以下每位旅客每段航程由20元上調到40元,也即加價幅度從75%~100%不等。國內航班燃油附加稅上調相關新聞:
油價上調至歷史新高 學者建議提高通脹容忍度
歷年油價上漲曲線 私家車花費增加1元多
2010年成品油價二次上調後各地價格匯總
發改委:國際油價攀升 國內成品油相應上調
  加價幅度引質疑 27日淩晨前出票可不漲價
  本報訊(記者陳海玲、葛丹)發改委上調航空煤油出廠價格的消息一出,國內民航燃油附加費也隨之上漲。記者調查發現,昨天國航、東航、山航、廈航、海航、首都航空、深圳航空、祥鵬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已發出通知,從今日(以出票日期為准)起調整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徵收標準,其中800公里以上每位旅客每段航程由40元上調到70元,800公里(含)以下每位旅客每段航程由20元上調到40元,也即加價幅度從75%~100%不等。
  國家發改委於10月25日發出通知,決定適當提高國內航空煤油出廠價格,自2010年10月26日零時起執行。其中,民航普遍使用的3號噴氣燃料航空煤油出廠價每噸由5470元提高至5690元,每噸調高220元。
  國航與海航的售票員表示新規定於昨日晚上12時開始實施,但如果在27日零時之前出票的乘客需要更改日期或艙位也將按新標準收取燃油附加費。昨日淩晨之前所購機票的燃油附加費不會增收,仍按舊例處理。
  企業影響
  旅行社稱肯定要漲價
  廣東旅行協會副會長李進茂昨天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成品油價格上漲了,將帶動機票上漲、大巴用油成本上漲、從而帶來一系列的經營成本的上漲,以往的經驗是,但凡每一次石油價格上漲,都會被轉嫁至消費者那裏,我想這次也不例外。但是現在也不好說,會漲價多少。”
  據瞭解,目前的旅遊出團價格已漲到歷史新高,出國游大都過萬,國內遊五六千元非常普遍。
  質疑聲音
  上漲航油附加費依據在哪?
  此次成品油調價3%左右,航油附加費上漲高達75%~100%,依據在哪里?
  目前尚無官方解釋。記者計算發現,以一架波音77B飛行3個小時為例,據業內人士測算,其每小時耗油約6.5~7噸,即一次單程飛行成本為12萬元,航油成本提高4620元。燃油附加費提高30元,則當單程乘客數達154人即可覆蓋油價上調所增加的燃油成本,但據悉波音77B按普通佈置可載乘客數為288人,也即只要客座率達到54%,燃油附加費提高30元,即可覆蓋調價帶來的航油成本。
  但實際上根據民航局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預計到今年年底,我國民航旅客運輸量將突破2.66億人次,客座率水平也創出歷史新高達到了83%。當然,不同航線不同機型的情況又不盡一致。
  專家觀點
  油價上調將推高
  CPI上漲0.2%
  國家統計局剛剛公佈了9月CPI同比上漲3.6%,創下近23個月來的新高,成品油價格上漲對物價的推動作用有多大? 據瞭解,石油占CPI的統計權重比只有1.8%,占比最高的是食品,達到32%,其次是居住類的,占到15%。但是石油價格的上漲有傳導作用,會對CPI有多重的影響。
  花旗銀行中國經濟學家彭程昨天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此次成品油價上調3%,對CPI的影響主要集中在非食品領域。不過,進入11月份,此次成品油價上調的影響才會突顯出來。但中期來講,如果國際油價繼續上漲,帶動國內成品油價格繼續上漲,對國內通脹的影響才會越來越明顯。
  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周大地認為,不能把成品油價格作為宏觀調控的手段,而應作為現有經濟體制下對成品油價格的一種管理,順應國際油價該調就調。至於對物價水平的影響,周大地認為影響並沒想像中的大,因為石油價格占消費比例很小,相較而言,現在的房價、食品價格和醫療價格等對百姓生活影響更大。
    相關新聞:油價上調至歷史新高 學者建議提高通脹容忍度 經濟參考報油品漲價推高通脹預期,多名學者贊同提高“通脹容忍度”
  在國際原油價格連續突破80美元/桶的背景下,10月26日零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30元和220元,折合每升約漲0.17元和0.19元。此番調價後,全國各地汽柴油價格均創下了歷史新高,以北京地區為例,93#汽油漲至每升6.92元,97#汽油漲至每升7.30元。


文導讀:昨天國航、東航、山航、廈航、海航、首都航空、深圳航空、祥鵬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已發出通知,從今日(以出票日期為准)起調整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徵收標準,其中800公里以上每位旅客每段航程由40元上調到70元,800公里(含)以下每位旅客每段航程由20元上調到40元,也即加價幅度從75%~100%不等。國內航班燃油附加稅上調相關新聞:
油價上調至歷史新高 學者建議提高通脹容忍度
歷年油價上漲曲線 私家車花費增加1元多
2010年成品油價二次上調後各地價格匯總
發改委:國際油價攀升 國內成品油相應上調
  加價幅度引質疑 27日淩晨前出票可不漲價
  本報訊(記者陳海玲、葛丹)發改委上調航空煤油出廠價格的消息一出,國內民航燃油附加費也隨之上漲。記者調查發現,昨天國航、東航、山航、廈航、海航、首都航空、深圳航空、祥鵬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已發出通知,從今日(以出票日期為准)起調整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徵收標準,其中800公里以上每位旅客每段航程由40元上調到70元,800公里(含)以下每位旅客每段航程由20元上調到40元,也即加價幅度從75%~100%不等。
  國家發改委於10月25日發出通知,決定適當提高國內航空煤油出廠價格,自2010年10月26日零時起執行。其中,民航普遍使用的3號噴氣燃料航空煤油出廠價每噸由5470元提高至5690元,每噸調高220元。
  國航與海航的售票員表示新規定於昨日晚上12時開始實施,但如果在27日零時之前出票的乘客需要更改日期或艙位也將按新標準收取燃油附加費。昨日淩晨之前所購機票的燃油附加費不會增收,仍按舊例處理。
  企業影響
  旅行社稱肯定要漲價
  廣東旅行協會副會長李進茂昨天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成品油價格上漲了,將帶動機票上漲、大巴用油成本上漲、從而帶來一系列的經營成本的上漲,以往的經驗是,但凡每一次石油價格上漲,都會被轉嫁至消費者那裏,我想這次也不例外。但是現在也不好說,會漲價多少。”
  據瞭解,目前的旅遊出團價格已漲到歷史新高,出國游大都過萬,國內遊五六千元非常普遍。
  質疑聲音
  上漲航油附加費依據在哪?
  此次成品油調價3%左右,航油附加費上漲高達75%~100%,依據在哪里?
  目前尚無官方解釋。記者計算發現,以一架波音77B飛行3個小時為例,據業內人士測算,其每小時耗油約6.5~7噸,即一次單程飛行成本為12萬元,航油成本提高4620元。燃油附加費提高30元,則當單程乘客數達154人即可覆蓋油價上調所增加的燃油成本,但據悉波音77B按普通佈置可載乘客數為288人,也即只要客座率達到54%,燃油附加費提高30元,即可覆蓋調價帶來的航油成本。
  但實際上根據民航局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預計到今年年底,我國民航旅客運輸量將突破2.66億人次,客座率水平也創出歷史新高達到了83%。當然,不同航線不同機型的情況又不盡一致。
  專家觀點
  油價上調將推高
  CPI上漲0.2%
  國家統計局剛剛公佈了9月CPI同比上漲3.6%,創下近23個月來的新高,成品油價格上漲對物價的推動作用有多大? 據瞭解,石油占CPI的統計權重比只有1.8%,占比最高的是食品,達到32%,其次是居住類的,占到15%。但是石油價格的上漲有傳導作用,會對CPI有多重的影響。
  花旗銀行中國經濟學家彭程昨天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此次成品油價上調3%,對CPI的影響主要集中在非食品領域。不過,進入11月份,此次成品油價上調的影響才會突顯出來。但中期來講,如果國際油價繼續上漲,帶動國內成品油價格繼續上漲,對國內通脹的影響才會越來越明顯。
  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周大地認為,不能把成品油價格作為宏觀調控的手段,而應作為現有經濟體制下對成品油價格的一種管理,順應國際油價該調就調。至於對物價水平的影響,周大地認為影響並沒想像中的大,因為石油價格占消費比例很小,相較而言,現在的房價、食品價格和醫療價格等對百姓生活影響更大。
    相關新聞:油價上調至歷史新高 學者建議提高通脹容忍度 經濟參考報油品漲價推高通脹預期,多名學者贊同提高“通脹容忍度”
  在國際原油價格連續突破80美元/桶的背景下,10月26日零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30元和220元,折合每升約漲0.17元和0.19元。此番調價後,全國各地汽柴油價格均創下了歷史新高,以北京地區為例,93#汽油漲至每升6.92元,97#汽油漲至每升7.30元。

打印】【關閉
上一篇:
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名單敲定 百餘家上市公司成興奮點..
下一篇:
國家信息中心課題組:2025年中國經濟運行態勢研判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