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名單敲定 百餘家上市公司成興奮點七大產業及內涵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中科視點       時間:2010-10-26

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名單敲定 百餘家上市公司成興奮點七大產業及內涵
    ◎節能環保產業: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提供技術、裝備和服務保障的產業[點評]
  ◎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包括我國高速鐵路等技術等[點評]
  ◎生物產業:包括生物醫藥和生物農業等[點評]
  ◎新材料產業:包括以納米材料為代表的新材料的應用等[點評]
  ◎新能源汽車:包括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汽車、氫能源動力汽車和太陽能汽車等[點評]
  ◎新能源產業: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等發現應用[點評]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互聯網、雲計算為技術基礎的一些新興平臺[點評]
  資本市場下一個興奮點——戰略性新興產業。
  9月8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確定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
  現階段,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七個產業將被重點培育,加快推進。《決定》提出,對七大產業加大財稅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投入,並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
  新一輪產業比拼的硝煙即將燃起,百餘家相關上市公司躍躍欲試。

  漫長的等待之後,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最終名單終於浮出水面。
  8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七個產業將被重點培育,加快推進。
  會議確定,將對七大產業加大財稅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並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市場分析人士對此表示,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公司,多為近幾年嶄露頭角的“新秀”,為做大做強,最需要的就是資金方面的支持。《決定》的出臺不僅利於為相關公司輸送新鮮“血液”,還將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投入其中。
  “相對于傳統產業,七大產業儘管起步較晚,但其間不乏佼佼者,部分實力較強的公司甚至可與世界同行叫板。”該市場人士表示。
  目前,在市場熱點顯得難以為繼的背景下,七大產業無疑將成為新興奮點,其細分領域的上百家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9月8日當天,節能環保概念的延華智能(002178)和九洲電氣(300040)、建築智能化與節能行業領軍企業達實智能(002421)、高端裝備製造業下起重磁力設備商中科電氣(300035)均收於漲停位。其他如安泰科技(000969)、中核科技(000777)、金風科技(002202)、天茂集團(000627)等相關公司亦有不俗表現。
  “近期行情顯示,市場早已為相關政策進行了預熱。”但分析人士指出,總體來說,受此前調整行情影響,市場上多數相關公司的股價依然低於前期高點。
  據記者瞭解,在節能環保領域,智能建築節能龍頭泰豪科技(600590)、建築智能工程技術服務商延華智能均是我國最早從事該專業領域開拓的公司。
  就新能源領域而言,金風科技的國際化發展戰略正穩步推進,公司已對美國、澳大利亞全資子公司完成增資,並已開展市場推廣工作。另一相關公司東方電氣(600875),則正與南方電網合作開拓海外電力市場。
  電動汽車及鋰電池領域中的杉杉股份(600884)為國內最大的鋰電池原材料生產商,鋰電產業鏈趨於完整;安凱客車(000868)則在新能源客車領域競爭優勢明顯,目前全國運營的純電動客車約有200多輛,其中162輛由安凱客車生產,今年上海世博會投入使用的多輛純電動客車也均出自安凱客車。
  此外,新材料領域中有天通股份(600330)、安泰科技、中科英華(600110)等公司;生物育種方面有登海種業(002041)、敦煌種業(600354)、隆平高科(000998)、豐樂種業(000713)等企業;電子信息產業中海虹控股(000503)、新大陸(000997)、長電科技(600584)、廈門信達(000701)等公司均在同行業擁有卓越的技術能力和市場優勢。

打印】【關閉
上一篇:
制約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障礙性因素
下一篇:
國家信息中心課題組:2025年中國經濟運行態勢研判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