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上半月)港口航運業要聞綜述
一、政策監管 1、交通部:擬允許外國郵輪公司在華獨資設經營機構 中國新聞網8月1日報道,中國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局長宋德星日前在天津表示,交通運輸部正在修訂《外商獨資船務公司審批管理暫行辦法》,交通運輸部擬允許經批准外國郵輪公司在華獨資設立經營性機構,爲該外國郵輪公司所有或經營的船舶提供包括攬客、簽發客票在內的輔助性經營服務。 點評:交通運輸部促進和規範中國郵輪運輸發展的5項政策措施是:特案允許外國郵輪在華多點挂靠;完善中國郵輪碼頭建設管理;依法加强國際海上客運管理,完善兩岸郵輪航綫政策;允許外國郵輪公司在華獨資設立經營性機構和完善客運碼頭收費管理機制。 2、中國擬推船務代理運價制 《大公報》8月2日報道,交通運輸部將于近期實施無船承運業務經營者(船務代理)運價備案制度,現已擬訂“無船承運業務經營者運價備案實施辦法”草案廣征業界意見。 點評:通知指出,爲進一步有效規範中國內地國際海運市場秩序,擬于近期實施無船承運業務經營者運價備案制度。該草案就實施運價備案辦法提出基本原則說明如下:無船承運業務是交通運輸部國際海運市場的重要業務之一。按照《國際海運條例》規定,無船承運人以承運人身份接受托運人的貨載,收取運費,幷承擔承運人的相關責任。 3、交通運輸部將統一規劃布局郵輪碼頭 《中國交通報》8月4日報道,“十二五”期間,交通運輸部將進一步加强郵輪碼頭建設的管理,統一規劃布局郵輪碼頭,制定郵輪碼頭安全性、適用性、美觀性以及節能環保的强制性和指導性建設標準,有序發展郵輪運輸,不斷推進沿海郵輪母港建設。 點評:今年外國郵輪來華預計達209個航次,約20艘外國郵輪來華臨時挂靠或長期在華經營,郵輪運輸業呈現强勁增長態勢。 二、行業要聞 1、運力過剩或旺季後重現 《大公報》8月1日報道,德國北方銀行海運融資部總監古茲力克日前在漢堡表示,遠洋航綫集箱貨量增幅將會逐步放緩,他提醒班輪業界必須及早洞悉日後市况轉變,幷制定控制成本大計。倫敦集裝箱化國際咨詢公司報告亦預期,集箱市場好景不能持續,運力過剩問題將會重現。 點評:近月集箱海運貨量促使更多班輪公司動用閑置船,令全球閑置船比例已下跌至2%。有別于個別業內人士預期,超大型船目前似乎是最受惠于貨運需求的急促升勢,此狀况是基于經濟規模因素,但該類船舶的長遠營運環境仍不能確定。 2、班輪征費未嘗真正甜頭 《大公報》8月1日報道,貨代業內人士透露,班輪公司徵收旺季附加費過程幷不順利,在更多航綫動用更多超大型船舶營運和亞歐綫貨量增幅放緩的雙重影響下,艙位使用率正在回落。消息稱,班輪公司已經放寬徵收附加費,鑒于遠洋航綫集箱貨量大有可能繼續放緩,部分公司更未必能如願在8月推出新附加費。 3、長江幹綫貨物吞吐量下半年預計增15% 一財網8月1日報道,長江航運管理局近日發布新聞稿預測,今年下半年長江幹綫貨物總吞吐量將達7.1億噸,同比增長15%。其中,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分別爲8100萬噸、475萬TEU,同比增長10%、18%;煤炭、金屬礦石吞吐量分別完成1.62億噸、1.48億噸,同比分別增長25%、12%。 點評:今年上半年,長江幹綫規模以上港口貨物吞吐量完成6.63億噸,月均1.11億噸,同比增長28.7%。上半年,分月吞吐量同比增長均超過20%,1月份更是超過40%;其中武漢港口集團完成吞吐量增幅最大,同比增長達35.1%。 4、出口集裝箱運價創下新高 《中國證券報》8月3日報道,7月30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達到1209.06點,一舉超過了金融危機前CCFI的最高值。 點評:本輪CCFI之所以能創下新高,是由于目前處于集裝箱運輸旺季,出口貨源充足,運輸需求保持旺盛,但集裝箱出現空箱短缺,難以滿足出口企業的裝箱需求;同時,集運企業在提升運價上具有共識,使得近期出口集裝箱運價持續保持高位運行。 5、航運業運行態勢良好 《經濟日報》8月3日報道,近日,交通運輸部正式發布了《2009中國航運發展報告》。報告顯示,2009年我國航運業經受住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考驗。在我國經濟回升向好的趨勢下,全國水路貨運量、貨物周轉量、港口貨物吞吐量繼續增長;水路客運總量、旅客周轉量平穩增長。 6、7月份長江幹散貨運價上揚 《中國水運報》8月6日報道,2010年7月,由于長江煤炭、礦建材料運輸行情上升,拉動長江幹散貨運輸市場行情有所上揚。長江幹散貨綜合運價指數爲828.48點,較6月上升1.92%。 點評:2010年7月,上游集裝箱運輸行情呈現小幅回升,集裝箱運價指數爲982.54點,較上月上升0.92%。中、下游集裝箱運輸行情基本穩定,中游集裝箱運價指數爲894.89點,下游集裝箱運價指數爲903.45點,均與上月持平。 7、三季度航運景氣與信心指數仍將處于景氣 《中國水運報》8月6日報道,8月2日,記者從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獲悉,該中心最新出爐的“中國航運景氣報告”預測,三季度,中國航運景氣指數與中國航運信心指數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依然處在景氣區間。中國航運景氣指數預測值爲122.67點,較二季度下降11.83點;中國航運信心指數爲137.71點,較二季度下降17.18點。 點評:在航運景氣指數方面,約六成航運企業認爲,三季度生産經營狀况將運行良好,約36%的航運企業預計生産經營狀况一般;近八成的港口企業認爲其生産經營狀况良好,約2成的港口企業預計生産經營狀况一般;約六成的航運服務企業認爲其生産經營狀况將運行良好,約33%的航運服務企業預計生産經營狀况一般。 在航運信心指數方面,約45%的航運企業認爲,三季度中國航運業發展狀况良好,約37%的航運企業認爲一般;74%的港口企業認爲,三季度中國港口業發展狀况將良好,16%的港口企業認爲一般;39%的航運服務企業認爲,三季度中國航運服務企業發展狀况良好,45%的航運服務企業認爲一般。 第二季度,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繼續轉好,中國航運業發展態勢良好,各航運企業信心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二季度中國航運景氣指數爲134.50點,處于較景氣區間,較一季度上升21.73點;中國航運信心指數較一季度上升36.33點,達到154.89點,處于較强景氣區間。各類航運企業觀察指標總體較一季度轉好,但是營運成本較一季度普遍上漲。 8、波羅的海指數突破2000點 《大公報》8月9日報道,波羅的海幹散貨綜合運費指數(BDI)8月6日升穿2000點,是自7月8日以來首次,報2030點,升幅2.6%。其中海岬型船日租金單日急升11%,至18422美元。 點評:BDI經35連跌後,走勢正逐步向好。海岬型船日租金在一周內累升23%,已重新超前超靈便型船租金水平。巴拿馬型船運費指數也逐漸走强。此前走勢較好的超靈便型船運費指數(BSI)則微跌,當回升勢頭仍然存在。 9、泛太綫運費預計回落兩成 《大公報》8月10日報道,倫敦克拉克森證券日前公布,首次推出4條上海出發至歐美的集箱航綫運費期貨成交數據,當中顯示買家預期明年通往北美的泛太綫運費將會較目前回落逾兩成。 點評:克拉克森證券集箱運費期貨交易經紀吉布森稱,智利南美輪船參與期貨交易爲整個市場帶來好消息,將對班輪業界掀起漣漪,讓更多業內人士瞭解整個交易過程的運作,他預期成交量將會穩步上揚。 10、內河運量2010年預計升30% 《大公報》8月12日報道,粵港船運商會有限公司8月11日在港舉行周年大會暨第九届理事就職典禮,兩位負責人表示,全球經濟回暖,珠三角地區外貿貨運量有所上升,帶動內河船運業務漸趨活躍,估計全年貨運量有三成增長。但他們亦指出,由于幷裝散貨類占多數,個體單量小,將增加總體運量不穩定性,加上亞運會臨近,粵省口岸加强保安查驗,小型港口出現船舶壓港情况,致使下半年的業務形勢表現不明朗。 11、港口行業或迎來階段交易機會 《中國證券報》8月12日報道,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出口額1455.2億美元,單月同比增長38.1%;進口額1167.9億美元,單月同比增長22.7%。由于7月份出口規模再次刷新歷史紀錄,引發了當前投資者對于港口行業的關注。分析人士指出,在6月和7月出口持續火爆的局面下,港口行業短期應該無憂,但出于對未來出口增速放緩的擔心,市場對于港口行業的中長期前景依然有所保留。 12、7月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6.7億噸 《中國交通報》8月13日報道,日前,交通運輸部發布7月份交通運輸經濟運行基本情况,公路水路貨物運輸量保持較快增長,港口生産勢頭良好,主要貨類吞吐量高位運行但增速放緩。 點評:7月份,全社會水路運輸完成貨運量和貨物周轉量分別爲3.1億噸和5297.8億噸公里,同比分別增長12.1%和8.7%。7月份,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6.7億噸,同比增長8.0%。其中,完成外貿和內貿貨物吞吐量分別爲2.1億噸和4.6億噸,同比分別增長3.9%和9.9%。規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272.4萬TEU,同比增長19.3%。而1月至7月份,規模以上港口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17.4%,累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22.0%。 13、上半年航運業貸款額大跌 《大公報》8月13日報道,國際金融機構向航運業的貸款,今年上半年的整體表現爲下跌,錄得98.39億美元,相等于去年同期的53.7%,但信貸的資質有很大改進,爲船東提供了新的希望。 三、區域要聞 1、廣東:海事轄區上半年安全形勢穩定 《中國交通報》8月4日報道,筆者從日前召開的廣東海事局上半年轄區安全形勢分析會上獲悉,今年1月至6月,廣東海事局轄區發生列入統計範圍內的水上交通事故22宗,死亡28人,沉船13艘,經濟損失2384萬元,事故指標處于低位運行,水上交通安全形勢持續穩定。 2、天津:國際郵輪高峰論壇開幕 《中國水運報》8月5日報道,日前,“2010天津國際郵輪高峰論壇”暨皇家加勒比國際游輪“海洋神話號”天津首航儀式在天津港舉行。全球船隊規模最大的郵輪品牌——皇家加勒比國際游輪宣布,將天津港確定爲其在中國北方的母港,旗下的“海洋神話號”將啓動以天津爲母港的多條特色航綫。 點評:“海洋神話號”天津母港航綫的開通,不僅將進一步提升皇家加勒比國際游輪在中國市場的地位和實力,同時也標志著天津國際郵輪母港接待豪華郵輪的軟硬件條件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成爲中國北方郵輪基地的發展優勢更加凸顯。 3、江蘇:上半年新增10個萬噸級以上泊位 《中國水運報》8月5日報道,記者8月2日從江蘇省港口管理部門瞭解到,上半年,江蘇全省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7.4億噸,爲年計劃的54.8%,完成集裝箱吞吐量533.1萬標箱,爲年計劃的59.2%;全省港口完成投資56.6億元,爲年計劃的56.6%。全省新增萬噸級以上泊位10個。 點評:今年以來,江蘇港口重點工程項目加快推進,深水航道建設方面,作爲沿海開發標志性工程的連雲港港30萬噸級航道先導試挖工程全面開工,長江口12.5米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整治工程完成《技術經濟綜合研究報告》編制及審查工作,鹽城港濱海10萬噸級航道工程南北雙側導堤快速推進。專業化泊位建設方面,太倉港三期集裝箱泊位主體工程完工;南京港龍潭四期和五期工程、南通港狼山三期、洋口港區LNG碼頭等水工工程均已完工。 4、江蘇:徐州億噸大港項目正式啓動 《中國水運報》8月9日報道,8月4日,徐州市市委、市政府召開“億噸大港”項目建設動員會,通報了“億噸大港”項目前期進展情况,對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 點評:徐州港是我國內河主要港口之一,是我國“北煤南運”的重要中轉樞紐。爲實現“打造億噸大港,發展物流基地,開放二類口岸”的戰略目標,徐州市將依托京杭運河水運主通道,通過整合與建設,調整布局,預計到2015年徐州港貨物吞吐量將達到1億噸。目前,“億噸大港”建設前期工作基本就緒,即將開工建設。 5、珠江:水系運量全面回升 《中國水運報》8月9日報道,記者從8月5日召開的珠江航務管理局年中工作會上獲悉,今年1至6月,珠江水系完成貨運量和貨物周轉量分別爲1.8億噸和255億噸公里,同比分別增長15.7%和6.8%,呈現出雙增長的良好局面。 點評:珠江水系上半年內河運輸總體呈現增長態勢,顯示國際金融危機對珠江水系運輸負面影響正逐步消除,也說明珠江水運經濟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在逐漸增大,占區域經濟發展的份額正在逐步擴大,沿江省區政府對珠江水運經濟發展的認可度、期望值也在提升,對“同一條江、共同發展”理念的認同感日趨强烈。 6、山東:沿海港口今年前7月吞吐量近五億噸 《中國水運報》8月9日報道,8月6日,從山東省交通運輸廳港航管理局傳出消息,今年前7個月山東省沿海港口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49590.99萬噸,同比增長18.69%,其中集裝箱完成847.18萬標準箱,外貿完成29044.46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1.69%和21.24%。 點評:7月份,山東省沿海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7586.37萬噸,同比增長15.74%,其中集裝箱完成132.94萬標準箱,外貿完成4045.41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9.28%和6.09%。青島、日照、烟臺三大港口集團今年前7月份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42204.13萬噸,占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的85.10%,其中青島港集團20149.11萬噸,日照港集團13210.51萬噸,烟臺港集團8844.51萬噸,同比分別增長9.52%、24.54%和27.68%。 7、廣西:貴港市貨船運力突破200萬噸 《中國交通報》8月10日報道,隨著西江黃金水道建設步伐加快,廣西貴港市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强力推進,船舶向大型化、專業化跨越發展,截至7月31日,貴港市貨船運力達2327艘200.6萬噸,占廣西內河貨船運力的62%,比去年年底淨增27.4萬噸,居華南地區內河港口城市之首。 8、浙江:余杭港口建設高投入迎來生産高增長 《中國水運報》8月9日報道,8月3日,筆者從浙江杭州余杭港航處瞭解到,截至7月底,杭州港余杭港區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78.92萬噸,與去年同比增長60%,其中進港貨物111.39萬噸,較去年同比增長74%。 點評:港口進港貨物快速增長得益于經濟的回升,是近幾年余杭港口基礎設施建設高投入結出的碩果。近三年余杭港區累計投入港口基礎建設資金達13億元,三大規劃作業區中的二個作業區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占地近千畝的崇賢作業區已在去年下半年投入試運行,占地600余畝的仁和作業區散雜區已完成交工驗收,投資近億元的農副産品物流中心糧食碼頭年初投入試運行。 9、福建:泉金航綫旅客人數再創新高 《中國水運報》8月11日報道,8月10日,從泉州海事局傳來消息,繼4月份泉金客運航綫單月旅客人數首度突破10000人次後,7月該航綫旅客人數再度突破10000人次,達到10097人次,同比增長32.7%。其中,臺胞旅客達8726人次,占86.4%。7月,該航綫共安全營運188航次,同比增長54.1%。 點評:經過4年的發展,泉金航綫已從通航初的每天2個航班增至每天6個航班,尤其在2008年“小三通”適用範圍擴大後,客流量增長明顯。僅今年前5個月,該航綫客運量就達4.35萬餘人次。隨著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日益推進,泉金航綫將逐漸成爲海峽兩岸人員往來、經貿文化交流合作以及推動兩地旅游産業發展的便捷黃金水道。 10、新疆:兵團海事局與福建海事局簽訂合作備忘錄 《中國交通報》8月13日報道,近日,福建海事局與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海事局就進一步加强海事“結對子”活動簽訂工作備忘錄。 點評:根據備忘錄,今後福建海事局將與兵團海事局進行海事業務管理、綜合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業務技術培訓,互相交流安全管理和內部管理經驗,加强技術支持與合作,幫助兵團改善監管手段,提高兵團海事局的現場監管能力。雙方還將根據工作需要,互派幹部挂職交流。 四、企業要聞 1、天津港:全程物流示範效應顯現 《中國水運報》8月2日報道,以山西大同地區懷仁縣某瓷業公司全程物流項目爲突破口,天津港全程物流示範效應正在逐步顯現。7月以來,天津港物流發展公司以完善的服務吸引了大同多家出口企業主動上門合作。 2、日照港:今年上半年淨利升三成 《上海證券報》8月3日報道,8月2日,日照港披露了半年報和中期利潤分配預案。公司半年報顯示,期間公司實現營業利潤3.33億元,同比上升33.49%;實現淨利潤2.31億元,較上年同期上生31.91%。基本每股收益0.153元。公司擬用資本公積金每10股轉增5股,轉增後總股本爲22.65億股。 點評:受國際貿易逐漸回暖的影響,公司經營情况良好。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公司共完成貨物吞吐量9652.3萬噸,同比增長39%,高于沿海港口17%的平均增幅。從貨種分類來看,完成金屬礦石吞吐量6837.7萬噸,同比增長29%,其中,完成鐵礦石吞吐量6241.7萬噸,同比增長23%,外貿進口鐵礦石吞吐量繼續保持全國沿海港口排名第1位;完成煤炭及製品吞吐量1410.6萬噸,同比增長21%,煤炭進口量繼續保持北方港口第1位;鎳礦、非金屬礦等貨種上半年分別完成586.5萬噸和450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35%和228%;鋼鐵完成吞吐量413萬噸。按照內外貿貨物分類,上半年共完成外貿貨物吞吐量7176.4萬噸,同比增長28%;完成內貿貨物吞吐量2475.9萬噸,同比增長86%。 3、太平洋航運:半年賺4億元 《大公報》8月4日報道,太平洋航運(02343)8月3日公布中期業績,純利爲5189.3萬美元(約4.02億港元),同比倒退30.6%,派中期息5港仙。業績倒退主因是燃料價格下跌導致掉期合約虧損,公司營運溢利實則上升16%。太航預期,下半年幹散貨運市場會中性發展,近期市况疲弱,但只要中國恢復補倉和季節性需求反彈,靈便型船租金有望回升。 4、常熟港:上半年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25.5% 《中國水運報》8月5日報道,8月3日,從常熟港傳來消息,上半年,該港完成貨物吞吐量2542.8萬噸,同比增長25.5%。其中,外貿貨物完成449.2萬噸,集裝箱貨物完成15.5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10.7%和1.2%,港口生産形勢持續向好。 點評:上半年,常熟港圍繞港口生産主題,著力加快港口規劃建設,穩步拓寬攬貨渠道,繼續强化港口行業管理,不斷優化港口發展環境,有力促進了港口貨物吞吐量的快速增長。其中,液體化工品完成96.2萬噸,同比增長122%;鋼材出口83.5萬噸,同比猛增289%。液體化工品有望成爲該港繼鋼材、紙漿、原木之後的第四大特色貨種。 5、南通港:開通直達廣州集箱航綫 《中國水運報》8月5日報道,8月3日,從南通港傳來消息,該港于不久前開通了直達廣州的集裝箱航綫,爲南通地區內貿集裝箱運往泉州、汕頭、廣州等南方沿海港口提供了便捷的綠色通道。 點評:承擔該定期班輪航綫運輸任務的船公司爲南京恒瑞海運有限公司,其集裝箱航綫爲江海直達的定期班輪航綫——江海速航,爲同類航綫箱量最大、船期最快、班輪最密的航綫。該船公司將在南通至廣州航綫上投入5艘載重噸爲7000噸的集裝箱海船。目前,南通港至廣州的直達航綫爲每周一班。 6、東方海外:中期業績虧轉盈賺百億 《大公報》8月6日報道,東方海外8月5日公布中期業績,期內錄得純利12.85億美元(約99.79億港元),成功扭虧爲盈。利潤當中10.04億美元來自出售地産項目東方海外發展交易,集箱海運核心業務純利只占2.87億美元(22.2億港元),但亦由虧轉盈,反映核心業務正受惠近期集箱貨量和運費升勢。公司董事及財務總監金柏堅稱,隨著旺季在第三季底結束,新船涌現將再令運費收益受壓,該公司仍會繼續物色收購機會。 7、寧波港:集裝箱海鐵聯運突破1萬標箱 《中國水運報》8月6日報道,寧波港口集裝箱海鐵聯運駛上了“萬”字路。筆者8月3日從寧波市港口管理局獲悉,1—7月寧波港口集裝箱海鐵聯運箱量累計達到12203標箱,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8、海皇東方:虧轉盈近億美元 《大公報》8月7日報道,海皇東方8月6日在新加坡公布次季業績,盈利9970萬美元,是連續7個季度以來首次扭虧爲盈。去年同期,公司虧損達1.46億美元。營運狀况好轉得益于全球經濟復蘇,帶動集裝箱運輸箱量和運費上升。海皇東方期待第三季度盈利有“更大改善”。 9、寧波港:集箱增幅全國第一 《中國水運報》8月9日報道,寧波市港航管理局最新統計數據表明,今年以來,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好轉,外貿需求不斷攀升,寧波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連續4個月超百萬標箱。上半年集裝箱吞吐量增幅居全國第一。 10、大連港:上半年業績增兩成 《第一財經日報》8月9日報道,大連港8月8日發布半年報稱,受營業利潤、資産轉讓收益和投資收益共同增長的拉動,公司上半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3.26億元人民幣,每股基本收益0.1115元,同比增長19.9%。 點評:大連港是我國東北口岸重要的油品吞吐港口,油品吞吐量占東北口岸比重約48%。進口原油更占到全國沿海口岸海上進口原油的14%。除了去年年底中石油在大連港建設的12個商業成品油儲罐(總容積爲24萬立方米)投入使用外,今年9月份,大連港還將有4個原油儲罐(總容積爲60萬平方米)投入使用,幷計劃下半年再開工建設10個原油儲罐(總容積爲100萬立方米),預計明年可以投入使用。 11、濱海港:兩大項目在京簽約 《中國水運報》8月9日報道,8月6日,從濱海港傳來消息,在不久前舉行的鹽城沿海發展彙報會暨央企投資合作懇談會上,濱海港開發建設再傳捷報,成功簽約兩大港口項目:中海油投資120億元的濱海港清潔能源項目、中電投投資30億元的濱海港碼頭項目。中電投集團表示,將按照“三步走”戰略的總體要求,將濱海港作爲集團實現跨地區煤電聯營、打造綜合性能源企業集團的一個重要戰略基地。 12、黃驊港:多用途碼頭首個10萬噸級泊位完工 《中國水運報》8月9日報道,近日,由中交一航局一公司第十七項目部承建的黃驊港綜合港區多用途碼頭首個10萬噸級泊位如期完工,保證了黃驊大港“8.1”順利實現試通航。 點評:黃驊綜合港區起步工程包括通用散雜貨碼頭與多用途碼頭兩項工程,碼頭全長2074米,寬60米,共8個10萬噸級泊位。碼頭爲高樁梁板接岸式結構,樁基礎包括預應力混凝土方樁、大直徑混凝土管樁及灌注樁。自2009年7月16日開工至今,累計沉樁3904根,平均月沉樁數超過325根,其中多用途碼頭直徑1200毫米的混凝土大管樁樁基礎爲河北地區水工施工中首次采用。 13、中外運航運:上半年淨利同比下跌8.7% 一財網8月10日報道,中外運航運(00368。HK)8月9日披露中報顯示,受到成本上升快于營收同比增長,公司上半年淨利5847.7萬美元,同比下跌8.7%。 14、中遠集運:與廣東省航運戰略合作 《大公報》8月11日報道,珠江船務(00560)的母公司廣東省航運集團于8月9日宣布與中遠集運(COSCON)簽訂合作框架協議,雙方通過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優勢互補,共同打造珠江三角洲綜合物流服務體系,提升雙方的市場競爭力。 15、秦皇島港:將啓動在滬上市計劃 航運界8月13日報道,河北港口集團董事長黃建華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獨家采訪時,再一次明確了集團控股的秦皇島港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計劃。黃建華稱,相關資料已上報證監會,但由于目前正處于靜默期,因此不方便透露更多內容。之前有消息稱,秦皇島港計劃首次發行14億股、融資50億元人民幣,主承銷商爲中金公司。 五、海外要聞 1、韓國:釜山港半年櫃量近700萬 《大公報》8月2日報道,韓國海事部門所作統計顯示,釜山港今年上半年貨櫃量將近700萬箱,全年櫃量有望超過08年的高峰邁向1400萬箱年櫃量。 點評:據韓國港口MIS系統所作統計,今年一至六月釜山港櫃量累計694.87萬箱,比去年同期大幅回升23.4%,有望超過全球金融危機之前的08年櫃量1345.2萬箱,進一步邁向1400萬箱目標。統計指出,釜山港上半年進口與出口櫃量占380.52萬箱,比去年同期增加23.7%,轉口櫃量311.73萬箱亦成長22.6%,亦即釜山港有將近四成五(44.86%)的貨櫃運輸業務靠轉口。 2、法國:達飛三成股權售比法投資者 《大公報》8月3日報道,據外電引述消息稱,法國達飛輪船或向比利時首富弗裏爾旗下集團CNP和法國國有策略投資基金FSI,合共出售約30%的股權,以換取6.5億美元資金减輕負債。 點評:達飛近年投入大量資金購買新船,令公司目前負債56億美元。儘管達飛上半年收入按年增加41%,達到68億美元,運量亦上升22%,至約440萬箱,但在債權人施壓下,該公司始終以求要儘快清還債務。 3、美國:船運旺季或提前出現 《大公報》8月10日報道,美國零售業聯會(NRF)下屬追踪美國港口貨物的“全球視野”近期又發表最新月度報告,指出美國購物消費者會發現貨架已堆滿貨品,零售商已做好庫存,迎接旺季的到來,而庫存零售商更願意見到旺季提前出現。 點評:今年上半年美國港口貨櫃總吞吐量預測在690萬箱,同比上升17%。全年預測在1270萬箱,升14.5%,估計是2003年以來第二低數字。2008年是1520萬箱。6、7月份港口貨櫃吞吐量有2位數字升幅,顯然是今年年初運力短缺,特別是缺箱,對後期積壓的結果,相當一部分船東在經濟衰退時將船舶撤出市場灣水,而隨著經濟回升,船公司又緩慢地將船推出市場。 4、新加坡:逐步减少港口優惠 《大公報》8月11日報道,新加坡海事及港務局(MPA)日前宣布,收窄港內非集箱船港口收費减免幅度,减免幅度由10%收窄爲5%,將在10月1日起生效,爲期6個月。該局正逐步减少因金融海嘯而推出的港口收費優惠。 點評:隨著整體經濟狀况改善,海運業已呈現出逐步復蘇的迹象,但業內仍充滿各種不穩定因素,包括運力過剩和歐美經濟前景不明朗。在延長港口費優惠期的同時,亦逐步降低减免收費幅度,是爲恢復正常收費鋪路,讓海運業界有空間微調經營預算。 5、阿根廷:馬魯巴航運瀕破産待援助 《大公報》8月12日報道,阿根廷海運工會SOMU日前宣布,已準備爲陷入財困的阿根廷馬魯巴航運(MARUBA)提供總值1億美元救助資金計劃。不過,倫敦海運媒體日前報道,馬魯巴最近正被債權人加緊追債,令市場憂慮該班輪公司會因未能償債而倒閉。 6、俄羅斯:禁出口糧食利船租上升 《大公報》8月12日報道,希臘船公司Genco ShippingTrading日前在紐約宣布2季業績時表示,俄羅斯政府上周頒布的糧食出口臨時禁令無疑正在影響幹散貨船租船市場,實際波動將在30日內浮現。俄羅斯作爲全球第三大小麥出口國,該批船東預期,爲應付地中海周邊國家的需求,美國和澳洲隨之增加小麥出口量,但貨運航程延長,有利巴拿馬型船和超靈便型船租金收入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