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十二五推動多項政策破繭GDP在7%-7.5%之間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中科視點       時間:2010-10-15

十二五推動多項政策破繭GDP在7%-7.5%之間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會召開在即,“十二五”規劃的制定緊鑼密鼓。一些分析人士認爲,“十二五”期間,我國GDP增長調控目標或在7%-7.5%之間,政府將更加注重經濟質量的提高。同時,“十二五”規劃將推動區域發展、産業結構調整及經濟社會改革等方面的多項政策措施“破繭”。
        增長目標不宜過高
        在“十五”規劃和“十一五”規劃中,我國分別將經濟增長率目標設定爲7.0%和7.5%。“儘管十一五期間我國經濟增長速度超過10%,但‘十二五’規劃的經濟增長目標超過8%的可能性不大。”某接近决策層的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我國經濟確實已到了强調經濟質量、轉變發展方式的時刻,而且,從以往經驗看,地方政府往往對中央的增長目標層層加碼,國家制定規劃必須考慮到這一因素。”
        國家發改委某研究部門的一份報告顯示,如果將1999年至2007年看做上一輪經濟上升期,我國GDP年均增長率爲9.7%。在此期間,我國經濟加速上升的主要動力是外需。但從目前來看,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經濟增長將更多依靠內需拉動,根據上輪經濟增長周期中內需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測算,“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潜在增長率應該在8.7%左右。
        高盛高華發布的研究報告認爲,十七届五中全會將勾勒中國未來五年的政策框架,但其中應該不會包括具體的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目標。鑒于外部需求前景不太樂觀,中國可能于明年3月下調GDP增長目標,將“十二五”規劃的GDP增長目標下調至7%。
        除外需增速可能難以爲繼,分析人士認爲,“十二五”期間,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也可能下滑。2002年以後,我國進入了基礎設施和基礎産業建設新的高峰期,目前電力、電信、公路、鋼鐵、化工等行業的建設都已過了投資的高峰或快速增長期。“十二五”時期,這些産業的投資增速將明顯下降。同時,還處于投資高峰期的城市設施、水利、鐵路、設備製造等基礎設施和基礎産業建設,在“十二五”中後期也將趨于完備,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相對减少。
        與此同時,第三産業對經濟增長的作用顯著增加,消費對于經濟增長的拉動仍將發揮“穩壓閥”的作用。一位觀察人士指出,國家已確定要在“十二五”時期大力發展服務業的戰略。具體而言,這將促使提高生産效率的金融、信息、咨詢、流通等生産性服務業,以及滿足人們素質提高和精神消費的文化、體育、教育、旅游等産業快速發展。
        繼續推進調結構促改革
        近年來頻繁出爐的區域政策引人關注。有業內人士分析,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我國的一項長期任務,以往我國區域經濟更多注重“片”的發展,如東、中、西部等。未來可以考慮培育若干經濟軸帶,如沿江發展軸、京廣開發軸、東北開發軸,培育隴海、西南開發軸,積極發展區域性增長極,以城市群爲核心培育聯繫緊密的經濟圈。
        工業化和城鎮化被看作拉動我國經濟的兩大引擎,一些專家認爲,二者在“十二五”期間將體現出不同的發展側重點。由于目前城市化水平低于國際上同等經濟水平國家,未來我國城市化可能繼續提速。瑞銀證券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認爲:“未來幾年,中國將著力加快西部和其它內陸地區的經濟增長步伐,這將加速這些地區的城鎮化進程。”
        國家信息中心某研究人士表示:“目前我國工業産出占國內總産出的比重可能已經達到峰值。以往對于我國處于工業化加速期’的判斷,可能將不適用于‘十二五’時期。在此基礎上,未來我國城鎮化要想進一步加速,將依賴于工業質量的提高和結構優化。”
        業內人士還認爲,一些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也將在“十二五”期間推進。如實現政府職能轉變,提高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推進壟斷行業改革,建立競爭性市場格局;改革分配政策,扭轉居民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狀况;改革資源要素的價格,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提升金融業競爭力和服務水平等。

打印】【關閉
上一篇:
嫦娥二號意義
下一篇:
國家信息中心課題組:2025年中國經濟運行態勢研判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